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不整合面及其动力学条件

被引:18
作者
陈书平 [1 ]
况军 [2 ]
刘继山 [2 ]
屈冬萌 [3 ]
孙萌思 [3 ]
郭文建 [2 ]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克-百地区; 不整合面; 构造; 动力学;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8.02.002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不整合及其性质和强度的确定对理解克拉玛依至百口泉地区构造变形历史和油气聚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震资料研究显示,该区二叠纪至中生代地层中存在多个不整合面,且多为构造运动的反映。其中对克-百地区构造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有四期,其一发生在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沉积后,主要表现为冲断掀斜运动,使其前的二叠纪沉积向南东方向掀斜抬升,遭受剥蚀;其二发生在三叠纪末期,对克百断裂上盘大侏罗沟断层至百口泉段的构造有重要影响;其三发生在中侏罗世末,该期构造运动在克百断裂带及其上盘表现最为清楚,以冲断为主,局部地区有褶皱现象;其四发生在早白垩世末期,表现为掀斜运动,褶皱和断裂作用相对较弱。克-百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构造部位变形的差异性与构造动力条件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北西向横断裂与油气成藏 [J].
陶国亮 ;
胡文瑄 ;
张义杰 ;
曹剑 ;
张越迁 ;
高小康 .
石油学报, 2006, (04) :23-28
[2]   准噶尔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J].
张朝军 ;
何登发 ;
吴晓智 ;
石昕 ;
罗建宁 ;
王宝瑜 ;
杨庚 ;
管树巍 ;
赵霞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1) :47-58+7
[3]   准噶尔前陆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 [J].
况军 ;
齐雪峰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1) :5-9
[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与扇体形成和分布 [J].
雷振宇 ;
鲁兵 ;
蔚远江 ;
张立平 ;
石昕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1) :86-91
[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扇体形成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J].
雷振宇 ;
卞德智 ;
杜社宽 ;
蔚远江 ;
马辉树 .
石油学报, 2005, (01) :8-12
[6]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油气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J].
谭开俊 ;
田鑫 ;
孙东 ;
陈建平 .
断块油气田, 2004, (06) :13-14+18
[7]   前陆冲断带构造分段特征——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构造带为例 [J].
何登发 ;
尹成 ;
杜社宽 ;
石昕 ;
马辉树 .
地学前缘, 2004, (03) :91-101
[8]   典型逆掩断裂带油气富集规律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勘探思路 [J].
何玲娟 ;
乔文龙 ;
张明 .
新疆地质, 2003, (03) :321-324
[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坡区不整合面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J].
陈建平 ;
查明 ;
柳广弟 ;
谷亚青 ;
张卫海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75-78+129
[10]   克拉玛依逆掩断裂带地质力学分析与油气聚集 [J].
尤绮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6, (04) :38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