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空间分布

被引:13
作者
李航
刘幸
吴相利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结构; 空间分布; 黑龙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对列入黑龙江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6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其结构类型是以传统技艺类和传统美术类为主;空间分布上形成哈尔滨市、牡丹江市和绥化市三个中心,北部和南部6个县域密集区;各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各地级市分布不均;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布受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及民族分布等因素影响,也与该省主要河流水系的分布等自然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程乾 ;
凌素培 .
地理科学, 2013, 33 (10) :1166-1172
[2]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J].
戴其文 ;
刘俊杰 ;
吴玉鸣 ;
徐伟 .
资源科学, 2013, 35 (05) :1104-1112
[3]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基于RMP的分析 [J].
贾鸿雁 ;
徐红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 (01) :102-105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式开发的实践与思索——以石林民俗文化主题园为例 [J].
徐杰 ;
吴承照 ;
王莫迪 .
中国园林, 2013, 29 (01) :60-64
[5]   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RMP分析 [J].
欧阳正宇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12) :203-208
[6]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 [J].
袁少雄 ;
陈波 .
热带地理, 2012, 32 (01) :94-97
[7]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几个问题 [J].
陈华文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2 (05) :87-91
[8]   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方向选择 [J].
曲艳 ;
裴小松 .
河南社会科学, 2009, 17 (04) :26-27
[9]   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J].
覃志鹏 .
前沿, 2008, (11) :89-93
[10]   西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壮剧为例 [J].
陈炜 ;
高艳玲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1) :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