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主要构造块体现今运动的基本特征

被引:7
作者
赖锡安
徐菊生
卓力格图
刘经南
施闯
姜卫平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块体运动; GPS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为了研究中国大陆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 ,在 90年代初布设了由 2 2个站组成的全国GPS监测网 ,测站均匀布设在中国大陆不同块体上 ,1992、1994和 1996年对该网进行了3次观测。本文主要评述了 3次观测的资料处理和精度 ,分析了 3次复测获得的中国大陆现今块体运动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GPS网 3次观测获得的资料精度均达到 10 - 8~ 10 - 9,能满足地壳运动监测的需要。利用 3次复测资料结果所建立的我国大陆块体运动模型 ,有效地检验了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研究结果。在全球框架中 ,我国大陆整体存在着明显的向东运动 ,相对于西伯利亚的区域性运动特征是 :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受印度板块向北的俯冲和推挤的影响 ,青藏高原在南北向压缩的同时 ,存在着明显的向东的侧向滑移 ,这对大陆逃逸模型是较为有利的支持 ;东部地区的块体运动 ,同时受到印度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的联合作用 ,导致了东部地区的北东向及东向的运动 ,到达东南沿海地区 ,菲律宾板块的影响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利用国家GPS A级网资料对中国大陆现今水平形变场的初步分析 [J].
党亚民 ;
陈俊勇 ;
刘经南 ;
晁定波 ;
张燕平 ;
不详 .
测绘学报 , 1998, (03) :81-87
[2]   依据GPS数据建立中国大陆板内块体现时运动模型的初步研究附视频 [J].
周硕愚 ;
张跃刚 ;
丁国瑜 ;
吴云 ;
秦小军 ;
施顺英 ;
王琪 ;
游新兆 ;
乔学军 ;
帅平 ;
邓干金 .
地震学报, 1998, (04) :12-20
[3]   利用GPS技术监测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初步结果 [J].
朱文耀 ;
程宗颐 ;
姜国俊 .
天文学进展, 1997, (04) :373-376
[4]   利用GPS技术监测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的初步结果 [J].
朱文耀 ;
程宗颐 ;
熊永清 ;
许华冠 ;
黄立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5) :385-389
[5]   青藏高原1993和1995年地壳运动与形变的GPS监测结果分析 [J].
蔡宏翔 ;
宋成骅 ;
刘经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3) :233-238
[6]   高精度GPS测量得到的中国西南地区构造块体运动模型的初步结果 [J].
黄立人 ;
马青 ;
朱文耀 ;
程宗颐 ;
熊永清 .
地震学报, 1997, (01) :22-28
[7]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以及高原物质东流的讨论 [J].
曾融生 ;
孙为国 .
地震学报, 1992, (S1) :534-564
[8]   对我国现代板内运动状况的初步探讨 [J].
丁国瑜 ;
卢演俦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6, (18) :1412-1415
[9]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形变特征 [J].
环文林 ;
时振梁 ;
鄢家全 ;
汪素云 .
地震学报, 1979, (02) :109-120+214
[10]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论[M]. 地震出版社 ,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