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58
作者
国志兴 [1 ,2 ,3 ]
张晓宁 [2 ,3 ,4 ]
王宗明 [5 ]
方伟华 [1 ,2 ,3 ]
机构
[1]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4] 民政部救灾司
[5]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NDVI; Logistic方程; 物候; 气候变化; 东北地区;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0.0084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使用1982—2003年GIMMS-NDVI数据和气候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不同植被物候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22年东北地区年均温度以升高趋势为主,年降水量以减少趋势为主;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草甸和沼泽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提前受春季温度升高影响显著(P<0.05)。春季降水对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变化影响较小,仅对针叶林生长季开始日期的推迟有显著的影响(P<0.05)。植被生长季结束日期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仅草原植被生长季结束日期提前受秋季温度降低影响显著(P<0.05)。降水对东北地区植被生长季结束日期的变化影响高于温度。随着秋季降水量的减少,针阔叶混交林、草原和农田植被生长季结束日提前(P<0.05)。草丛生长季结束日期提前受夏季降水减少的影响显著(P<0.05);农田生长季结束日期提前亦受夏季和9月降水量减少的显著影响(P<0.05)。阔叶林和沼泽植被生长季延长受春季温度升高影响显著(P<0.05);灌丛植被生长季缩短受春季降水量减少影响显著(P<0.05);草丛和农田植被生长季延长受夏季降水量增加影响显著(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578 / 5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东北地区植被物候期遥感模拟与变化规律
    国志兴
    张晓宁
    王宗明
    方伟华
    [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01) : 165 - 172
  • [2] 基于遥感的植被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关系研究进展
    马明国
    王建
    王雪梅
    [J]. 遥感学报, 2006, (03) : 421 - 431
  • [3]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杨元合
    朴世龙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1) : 1 - 8
  • [4] 近50年北京植被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时效——基于遥感数据和物候资料的分析
    张学霞
    葛全胜
    郑景云
    [J]. 生态学杂志, 2005, (02) : 123 - 130
  • [5] 基于NOAA/AVHRR影像和地理空间数据的中国东北区景观分类
    吴秀芹
    蒙吉军
    [J]. 资源科学, 2004, (04) : 132 - 139
  • [6] 北京地区气候变化和植被的关系——基于遥感数据和物候资料的分析
    张学霞
    葛全胜
    郑景云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4) : 499 - 506
  • [7] Impacts of climate warming on plants phenophases in China for the last 40 years[J]. ZHENG Jingyun, GE Quansheng & HAO Zhixin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2(21)
  • [8] 物候对全球变暖响应的研究综述
    方修琦
    余卫红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5) : 714 - 719
  • [9] 东北地区陆地碳循环平衡模拟分析
    王绍强
    周成虎
    刘纪远
    李克让
    杨晓梅
    [J]. 地理学报, 2001, (04) : 390 - 400
  • [10]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特征分析[M]. 科学出版社 , 张树文[等]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