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固样方法研究

被引:35
作者
龚志华
肖文军
蔡利娅
萧力争
钟林夏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中心
关键词
茶叶; 固样方法; 品质成分;
D O I
10.13331/j.cnki.jhau.2006.01.012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为茶树种质资源筛选寻找准确的鲜叶固样方法,以湖南农业大学茶树资源圃中槠叶齐品种的春茶1芽1叶至1芽2叶为材料,在筛选出蒸青固样、热空气固样、微波固样较优技术参数的基础上,比较了蒸青固样、热空气固样、微波固样、冷冻固样、低温固样和锅炒杀青固样等固样方法对茶叶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茶鲜叶固样量为50g时,蒸青固样时间以75s最佳,微波固样时间以70s最佳,热空气固样温度以165℃最佳;蒸青固样在总体上保留各内含成分较多,微波固样能促进儿茶素的转化,热空气165℃固样所保留的茶多酚和氨基酸较多,低温固样与冷冻固样所保留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较多,锅炒杀青固样使一部分内含成分发生了氧化,分解或转化.综合考虑,冷冻固样是较好的固样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茶叶微波加工技术及设备的研究 [J].
肖宏儒 ;
宋卫东 ;
朱志祥 ;
朱景彤 .
中国茶叶, 2003, (01) :23-26
[2]   加工工艺对不同茶类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J].
杨伟丽 ;
肖文军 ;
邓克尼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5) :384-386
[3]   蒸汽热风混合型蒸青机的结构原理和应用 [J].
权启爱 .
中国茶叶, 2001, (05) :20-22
[4]   固样方法对茶叶化学成份及品质的影响 [J].
李立祥 ;
童梅英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394-399
[5]   茶叶蒸青固样时间控制的研究初报 [J].
杨如兴 ;
张文锦 ;
玉振康 ;
陈志辉 ;
钟美娇 .
茶叶科学技术, 1999, (03) :10-12
[6]   茶叶多酚类物质测定方法——介绍英国的两项最新研究 [J].
钟萝 ;
周卫龙 .
中国茶叶加工, 1994, (03) :38-40
[7]   微波技术在日本茶机上的应用 [J].
赵和涛 .
茶叶机械杂志, 1994, (02) :28-30
[8]  
茶学实验技术.[M].黄意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9]  
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商业部茶叶畜产局;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0]  
茶叶生物化学.[M].王泽农主编;.农业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