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高原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系列划分及成因分析

被引:9
作者
刘燊
胡瑞忠
迟效国
李才
冯彩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阳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北京
[6] 贵阳
[7] 长春
关键词
藏北; 新生代; 火山岩; 板内; 岛弧; 富集地幔;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3.02.014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根据K Ar法和Ar Ar法定年数据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从早到晚可划分为多格错仁和走构油茶错高钾钙碱性系列 (4 0~ 30Ma)、巴毛穷宗和鱼鳞山白榴石碧玄岩 -响岩系列 (2 9~ 2 4Ma)以及黑石北湖钾玄岩系列 (1.5Ma)。从岩石化学和同位素方面对区内新生代火山岩进行了研究 ,认为藏北新生代火山岩同时具有板内碱性玄武岩和岛弧玄武岩的双重地球化学特征。在成因和源区上各系列存在着差异 ,高钾钙碱性系列为富集地幔玄武岩底侵作用导致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 ,并经历了地壳的AFC过程。而白榴石碧玄岩 -响岩系列和钾玄岩系列来自与古俯冲有关的“古老富集地幔” ,为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岩浆起源深度随时间变新逐渐变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79 / 29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囊谦盆地新生代钾质火山岩成因岩石学研究 [J].
邓万明 ;
孙宏娟 ;
张玉泉 .
地质科学, 2001, (03) :304-318
[2]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系列的地球化学及成因 [J].
刘燊 ;
迟效国 ;
李才 ;
金巍 ;
王天武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1, (03) :230-235
[3]   大陆地幔变压熔融机制:广东麒麟幔源包体提供的证据 [J].
徐义刚 ;
颜文 ;
孙敏 ;
刘颖 ;
何在成 ;
史兰斌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11) :943-947
[4]   试论青藏高原岩浆活动史及其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J].
季绍新 ;
余根峰 ;
邢文臣 .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1, (01) :31-40
[5]   庐山星子群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J].
张海祥 ;
孙大中 ;
朱炳泉 .
岩石学报, 1999, (03) :372-378
[6]   华夏古陆古元古代变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李献华 ;
李寄嵎 ;
刘颖 ;
陈多福 ;
王一先 ;
赵振华 .
岩石学报, 1999, (03) :364-370
[7]   青藏高原岩石圈演化的记录:藏北超钾质及钠质火山岩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J].
丁林 ;
张进江 ;
周勇 ;
邓万明 ;
许荣华 ;
钟大赉 .
岩石学报, 1999, (03) :408-420
[8]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机制 [J].
赖绍聪 .
岩石学报, 1999, (01) :99-105
[9]   秦岭-大别造山带碰撞后中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J].
周文戈 ;
张本仁 ;
杨巍然 ;
赵志丹 ;
谢鸿森 .
地球化学, 1998, (06) :537-548
[10]   九华山花岗岩岩浆分异特征及岩石成因 [J].
邱瑞龙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8, (04)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