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动态MRI评估颈椎椎管变化

被引:15
作者
张芳
张媛
高树明
李大胜
牛学明
刘涛
顾金祥
屈辉
机构
[1] 北京市海淀医院放射科
[2] 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颈椎病; 椎管狭窄; 磁共振成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1.5 [脊柱及背疾病];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采用颈椎动态 MR 扫描,观察椎间隙水平硬膜囊前后径(DSD)的变化,了解活动状态下各退变因素对椎管的影响。方法对临床拟诊颈椎管狭窄的35例患者行中立位及不同伸屈角度矢状面T2WI,测量 DSD,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中立位相比较,35例患者小角度前屈致 DSD 减小者8例,大角度前屈致 DSD 减小者9例,后伸位致 DSD 减小者28例。其中,后伸位及中立位 DSD 在 C2~3节段分别为(10.1±1.1)mm 和(10.8±1.0)mm(t=2.970,P<0.05),在 C3~4节段分别为(8.8±1.2)mm 和(9.2±1.2)mm(t=4.636,P<0.05),在 C4~5节段分别为(7.8±1.5)mm 和(8.1±1.5)mm (t=3.64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动态 MR 检查有利于反映颈椎退变因素所导致的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的真卖隋况,后伸位可作为首选补充检查。
引用
收藏
页码:956 / 95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Reliability of radiologic assessment of fusion: Cervical fibular allograft model [J].
Tuli, SK ;
Chen, P ;
Eichler, ME ;
Woodard, EJ .
SPINE, 2004, 29 (08) :856-860
[2]   Biomechanical aspects of the subarachnoid space and cervical cord in healthy individuals examined with kinema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
Muhle, C ;
Wiskirchen, J ;
Weinert, D ;
Falliner, A ;
Wesner, F ;
Brinkmann, G ;
Heller, M .
SPINE, 1998, 23 (05) :556-567
[3]   动态MRI评估过伸性颈椎损伤发生过程中椎管内容、椎体及椎间盘相关变化的意义 [J].
宋沛松 ;
韩伟 ;
崔华中 ;
陈丽卿 ;
欧阳甲 ;
齐伟力 ;
孔抗美 ;
王新家 ;
黄铿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26) :5561-5563+5743
[4]   MRI运动扫描分析脊髓型颈椎病的脊髓致压因素 [J].
张威江 ;
汪桦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12) :78-83
[5]  
颈椎硬膜囊伸屈动态研究.[J].贾连颀;陈德玉;陈友兴;张文明;.中华骨科杂志.1990, 01
[6]  
脊柱外科学.[M].赵定麟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