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对虾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5
作者
高冬梅
李健
王清印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对虾; 遗传改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8.22 [虾的养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养殖对虾遗传改良研究的现状 ,并对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人工雌核发育和转基因育种等手段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利用现代生物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改造传统养殖业 ,将传统的育种研究技术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相结合 ,加快培育优质、抗逆对虾养殖新品种是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对虾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75 / 378+374 +3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无特定病原中国对虾种群选育的研究附视频 [J].
李健 ;
牟乃海 ;
孙修涛 ;
宋全山 ;
王清印 .
海洋科学, 2001, (12) :30-33
[2]   鱼类和水生动物基因组作图研究的现状及前景 [J].
童金苟 ;
朱嘉濠 ;
吴清江 .
水产学报, 2001, (03) :270-278
[3]   用PCR法快速筛选中国对虾含微卫星的重组阳性克隆 [J].
徐鹏 ;
周岭华 ;
相建海 .
水产学报, 2001, (02) :127-130
[4]  
中国对虾高健康养殖品种选育的初步研究[J]. 李健,王清印.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S1)
[5]   遗传连锁图谱及其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J].
林红 ;
夏德全 ;
杨弘 .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1) :95-98
[6]   RFLP、RAPD、AFLP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J].
王和勇 ;
陈敏 ;
廖志华 ;
孙敏 .
生物学杂志, 1999, (04) :24-25+19
[7]   转基因鱼的研究进展 [J].
谭海东 ;
张波 ;
朱春阳 ;
郝景泉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99, (02) :54-60
[8]   6-DMAP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释放 [J].
田传远 ;
王如才 ;
梁英 ;
王昭萍 ;
于瑞海 .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02) :2-5
[9]   DNA分子标记、基因组作图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J].
张德水 ;
陈受宜 .
生物技术通报, 1998, (05) :16-23
[10]   虾蟹类遗传育种学研究 [J].
邱高峰 .
水产学报, 1998, (03) :7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