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政府监管与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7
作者
王旺
机构
[1]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金融监管; 全要素生产率; 非线性; 门限回归;
D O 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21.08.003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于中国201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使用Fare—Primont指数法测度30个省际全要素生产率,通过门限回归分析数字金融与金融监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数字金融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其影响作用呈现"倒U型"趋势;金融监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U型"关系;与金融监管宽松地区相比,数字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监管严格地区表现的更为显著。在发挥数字金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更要切实加强金融监管,将数字金融纳入国家统一监管之下,通过政府监管引导数字金融优化推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实证分析.[D].周杰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09
[2]  
数字普惠金融、碳排放与全要素生产率.[J].贺茂斌;杨晓维;.金融论坛.2021, 02
[3]   金融监管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 [J].
李华民 ;
邓云峰 ;
吴非 .
财经科学, 2021, (02) :30-44
[4]   我国财政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冲击效应——基于总量和结构双重视角 [J].
殷红 ;
张龙 ;
叶祥松 .
财贸经济, 2020, 41 (12) :37-52
[5]   金融科技是否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经验证据 [J].
侯层 ;
李北伟 .
财经科学, 2020, (12) :1-12
[6]   地方政府竞争、土地财政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全国276个地级市的实证检验 [J].
郭文伟 ;
周媛 .
财经论丛, 2020, (10) :22-32
[7]   预算软约束、宏观杠杆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J].
孟宪春 ;
张屹山 ;
张鹤 ;
冯叶 .
管理世界, 2020, 36 (08) :50-65
[8]   结构转换、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 [J].
刘志彪 ;
凌永辉 .
管理世界, 2020, 36 (07) :15-29
[9]   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 [J].
唐松 ;
伍旭川 ;
祝佳 .
管理世界, 2020, 36 (05) :52-66+9
[10]   财政自主权、财政支出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230个地级市的检验 [J].
余泳泽 ;
王岳龙 ;
李启航 .
金融研究, 2020, (01) :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