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油田大孔道参数计算新方法

被引:18
作者
丁乐芳 [1 ]
朱维耀 [1 ]
王鸣川 [1 ]
石成方 [2 ]
胡水清 [2 ]
曹晨 [3 ]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大孔道; 无效水量; 渗透率; 孔喉半径; 高含水油田; 高速非达西渗流;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3.05.022
中图分类号
TE319 [模拟理论与计算机技术在开发中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大孔道的存在导致注入水快速突窜到生产井,使油藏快速水淹,降低了水驱波及效率,从而导致采收率下降。为了加深对大孔道的认识,确定高含水油田大孔道参数,在充分利用油田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渗流理论,推导出产油井中无效水量的数学模型;再根据高速非达西渗流公式和Carman-Kozeny公式,定量描述注采井间大孔道的渗透率和孔喉半径。以油田现场常用的反五点井网为例,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对井组间产水量进行劈分,计算得到井组间大孔道的渗透率和孔喉半径等参数。以杏六中油田为例,利用新方法定量描述大孔道参数,并以试验井组间无效水量为依据判断大孔道的存在情况,大孔道参数的计算结果证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5+117 +1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和递减规律研究μ [J].
张金庆 ;
孙福街 ;
安桂荣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6) :82-85+116
[2]   利用动态资料计算大孔道参数的方法 [J].
冯其红 ;
史树彬 ;
王森 ;
冯国智 ;
李先杰 ;
杨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1) :74-76+84+116
[3]   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形成机理与预测 [J].
毛振强 ;
谷建伟 ;
董平志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1) :77-79+116
[4]   优势渗流通道中的高速非达西渗流动态特征分析附视频 [J].
李秀兰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9, (06) :93-96+137
[5]   砂岩油藏大孔道的识别方法 [J].
崔庆东 .
油气井测试, 2009, 18 (03) :29-31+76
[6]   正韵律厚油层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条件和时机 [J].
杨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3) :105-107+118
[7]  
孤东油田高含水期井间大孔道特征研究.[J].王学忠;.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6, 01
[8]  
孤东油田高含水期井间大孔道特征研究.[J].王学忠;.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6, 01
[9]   大孔道模糊识别与定量计算方法 [J].
刘月田 ;
孙保利 ;
于永生 .
石油钻采工艺, 2003, (05) :54-59+95
[10]   吸水剖面曲线与大孔道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 [J].
艾长虹 ;
高维衣 .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3, (04)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