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密度对大豆群体冠层微气象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杜吉到
[1
]
张晓艳
[1
]
李建英
[2
]
郑殿峰
[1
]
冯乃杰
[1
]
机构: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
来源:
关键词:
大豆;
光合有效辐射强度;
温度;
相对湿度;
风速;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垦农4号大豆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密度对大豆群体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风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群体冠层的微气象特征存在差异,高密度与低密度群体之间差异显著。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及风速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温度、湿度及CO2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昼夜温差在14~17.3℃,群体的相对湿度正午12∶00时最低,高低密度群体湿度差相隔3%;群体间不同层次的CO2浓度越接近地面越高,从06∶00到12∶00时,密度为36万株/hm2的群体(即P2.4)各冠层CO2浓度均为最大。随种植密度增加,群体内单株荚数、粒数和粒重逐渐减少。当密度为36万株/hm2时,群体产量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45 / 25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