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事实框架下因果推论的原则和机制

被引:5
作者
刘学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因果推论; 因果机制; 反事实框架; 今井模型;
D O I
10.13916/j.cnki.issn1671-511x.2020.04.010
中图分类号
C81 [统计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8 ; 0714 ;
摘要
与建立相关关系的统计模型不同,反事实框架下的因果推论有三大特征:第一,不在模型上强加假定,给方法应用者留下更多解释、诠释和补充的空间。第二,系统性,因果推论的各种具体工具之间存在步步为营、层层后退的关系,需要研究者慎重考虑方法的内外效度与研究议题之间的关系,并在文中以文字形式充分佐证。第三,因果推论不只可以做效应评估,也可以做机制分析,并且特别适用于认知行为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9+157 +15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教育期望视角下的子女教育与家庭消费——基于反事实框架的因果推断 [J].
杨真 ;
张倩 .
经济问题, 2019, (07) :78-86
[2]   政策评估中的DID设计:起源、演进与最新进展 [J].
李文钊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9, (02) :36-44+127
[3]   因果推理中的潜在结果模型:起源、逻辑与意蕴 [J].
李文钊 .
公共行政评论, 2018, 11 (01) :124-149+221
[4]   社会科学的因果推论与实验方法——评Field Experiments and Their Critics:Essays on the Uses and Abuses of Experiment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 [J].
余莎 ;
耿曙 .
公共行政评论, 2017, 10 (02) :178-188
[5]   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何以可能:一项方法学回顾 [J].
马亮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4) :13-23+126
[6]   逻辑、想象和诠释: 工具变量在社会科学因果推断中的应用 [J].
陈云松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6) :192-216+245
[7]   农民工收入与村庄网络 基于多重模型识别策略的因果效应分析 [J].
陈云松 .
社会, 2012, 32 (04) :68-92
[8]   倾向值匹配与因果推论:方法论述评 [J].
胡安宁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1) :221-242+246
[9]   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分析 [J].
彭玉生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3) :1-32+243
[10]   社会学定量分析中的内生性问题 测估社会互动的因果效应研究综述 [J].
陈云松 ;
范晓光 .
社会, 2010, 30 (04) :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