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羌塘盆地菊花山地区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28
作者
付修根 [1 ]
王剑 [1 ]
汪正江 [1 ]
陈文西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 羌塘盆地菊花山地区;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8.02.010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在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北羌塘盆地菊花山地区不整合于上三叠统肖茶卡组之上的那底岗日组火山岩进行了精确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研究。英安质凝灰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25.1±1.4Ma,这一年龄数据代表了菊花山地区晚三叠世火山沉积事件的时代。北羌塘盆地菊花山地区那底岗日组火山岩主要为英安质、安山质凝灰岩夹安山岩的组合。烧失量低的5件样品SiO2含量较高,介于60.30%67.14%,A/CNK介于0.88~1.31,属偏铝质—过铝质岩石,安山岩Mg#为20.85,凝灰岩具有更高的Mg#,介于38.94~56.98,所有样品均具有低的TiO2,介于0.38%0.90%;样品的稀土元素总量较高,∑REE=97.24×10-6~181.89×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7.64~16.24,具弱的Eu负异常,其δEu=0.66~0.98;安山岩与凝灰岩具有非常相似的微量元素蛛网图,表现为Rb、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明显富集,而其他元素如Sr、P、Ti等明显亏损,虽然不相容微量元素总体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但Nb—Ta相对La和Th明显亏损;菊花山地区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具有与中上地壳相似的高场强元素型式,暗示这些火山岩的来源可能与中—上地壳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4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藏北羌塘盆地菊花山地区晚三叠世古岩溶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其意义 [J].
陈文西 ;
王剑 ;
汪正江 ;
付修根 .
地质论评, 2007, (05) :699-703+729
[2]   藏北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古风化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王剑 ;
付修根 ;
陈文西 ;
汪正江 .
沉积学报, 2007, (04) :487-494
[3]   藏北羌塘菊花山那底岗日组火山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意义 [J].
翟庆国 ;
李才 .
地质学报, 2007, (06) :795-800
[4]   藏北羌塘盆地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与下伏地层沉积间断的确立及意义 [J].
付修根 ;
王剑 ;
汪正江 ;
陈文西 .
地质论评, 2007, (03) :329-336+435
[5]   藏北北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时代归属的新证据 [J].
王剑 ;
汪正江 ;
陈文西 ;
付修根 ;
陈明 .
地质通报, 2007, (04) :404-409
[6]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与羌塘古特提斯洋演化记录 [J].
李才 ;
翟庆国 ;
董永胜 ;
曾庆高 ;
黄小鹏 .
地质通报, 2007, (01) :13-21
[7]   西藏海相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及晚三叠世生物绝灭事件研究 [J].
阴家润 ;
蔡华伟 ;
周志广 ;
张翼翼 ;
段翔 ;
谢尧武 .
地学前缘, 2006, (04) :244-254
[8]   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原型盆地性质探讨 [J].
高春文 ;
贾庆军 ;
魏春光 .
地质论评, 2006, (02) :198-206
[9]   羌塘盆地侏罗纪—早白垩世沉积充填序列分析 [J].
李鸿睿 ;
董瀚 ;
石文礼 ;
欧春生 ;
王晓伟 .
甘肃地质学报, 2005, (02) :35-42
[10]   西藏喜马拉雅瑞替阶和赫塘阶菊石组合及其生物年代学对比 [J].
阴家润 .
地质学报, 2005, (05) :577-58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