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习者认知行为及序列模式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15
作者
刘智 [1 ,2 ]
杨重阳 [1 ]
刘三女牙 [1 ,2 ]
柴唤友 [1 ]
尼尔斯平克瓦特 [3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3] 柏林洪堡大学计算机学院
关键词
SPOC; 认知行为; 差异性分析; 卡方检验; 二阶序列分析;
D O I
10.13966/j.cnki.kfjyyj.2019.02.005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SPOC论坛的话语数据是反映学习者知识建构方式、认知策略和互动质量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限制性学习社区,SPOC论坛存在大量与学习成效相关的认知行为样本,但学习者互动话语的认知行为类型及其序列模式未被充分发掘。为此,本研究先制定话语认知的评定规则以实现论坛帖子的认知行为分类;然后基于语义内容的自动化编码机制统计学习者认知行为类型(定义、描述、比较、推断或解释);最后采用卡方检验与滞后序列分析法验证不同群体关键认知行为及其序列模式的差异。研究结果包括:1)必修、旁听类群体倾向于发布高阶认知行为帖,在讨论中呈现"循序渐进""一鸣惊人"的序列模式,选修类群体倾向于发布低阶认知行为帖,表现出"循环往复"的序列模式;2)不同性别群体的认知行为无显著差异,然而,在序列模式方面,男性呈现"循序渐进"的模式,女性表现出"反向补救"模式;3)高、中成就群体倾向于发布低阶认知行为帖且呈现"循序渐进""反向补救"序列模式,低成就群体呈现"一鸣惊人"的序列模式。教师可对不同群体的认知目标、讨论内容和互动形式进行调适或指导,促进学习群体的互动学习积极性及认知水平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面向MOOC课程评论的学习者话题挖掘研究 [J].
刘三女牙 ;
彭晛 ;
刘智 ;
孙建文 ;
刘海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10) :30-36
[2]   高校SPOC环境下学习者行为序列的差异性分析研究 [J].
刘智 ;
王亚妮 ;
郑年亨 ;
刘三(女牙) ;
孙建文 ;
杨重阳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7) :88-94+106
[3]   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 [J].
张浩 ;
吴秀娟 .
中国电化教育, 2012, (10) :7-11+21
[4]   基于Moodle平台的学习者社会性交互特征研究 [J].
李良 ;
乔海英 ;
王淑平 .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07) :48-53
[5]  
自组织表征理论:一种物理问题解决的新理论[J]. 邢红军.课程.教材.教法. 2009(04)
[6]   教学设计的宗旨: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 [J].
钟志贤 .
电化教育研究, 2004, (11) :13-19
[7]   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 [J].
董奇,周勇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01) :8-14
[8]  
Self-regulated learning: the role of motivation, emotion, and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a self-paced online mathematics course[J] . Moon-Heum Cho,Michele L. Heron.Distance Education . 2015 (1)
[9]   Participatory learning through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engagements in an online collective information searching activity [J].
Lin, Chia-Ching ;
Tsai, Chin-Chung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2012, 7 (04) :543-566
[10]  
Facilitating Cognitive Presence in Online Learning: Interaction Is Not Enough[J] . D. Randy Garrison,Martha Cleveland-Innes.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 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