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及多态性标记筛选

被引:6
作者
郝荣楷 [1 ]
张建平 [2 ]
党占海 [2 ]
赵利 [2 ]
李闻娟 [2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2] 甘肃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亚麻; SRAP标记; 正交试验; 体系优化; 引物筛选;
D O I
10.13432/j.cnki.jgsau.2013.05.008
中图分类号
S563.2 [亚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亚麻叶片DNA为模板,以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和Taq DNA聚合酶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亚麻SRAP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比较了不同浓度模板DNA对扩增效果的影响,建立了亚麻的SRAP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亚麻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 10×Loading buffer、Mg2+浓度3.0mmol/L、dNTPs浓度0.25mmol/L、引物浓度0.2μmol/L、Taq DNA聚合酶1.0U、模板DNA 75ng,总体积为25μL.各因素对扩增反应结果均有不同影响,其中以Mg2+浓度影响最大,Taq DNA聚合酶的影响最小.运用该体系对15份不同来源亚麻品种进行验证,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并从169个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21个.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Genetic diversity of oilseed Brassica napus inbred lines based on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and its relation to hybrid performance[J] . A.Riaz,G.Li,Z.Quresh,M. S.Swati,C. F.Quiros.Plant Breeding . 2008 (5)
[12]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RAP), a new marker system based on a simple PCR reaction: its application to mapping and gene tagging in Brassica[J] . G. Li,C. F. Quiros.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1 (2-3)
[13]  
Rapid isolation of higher weight DNA .2 Murray H G,Thompson W F. Nucleic Acids Research . 1980
[14]   用SRAP标记分析中国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 [J].
文雁成 ;
王汉中 ;
沈金雄 ;
刘贵华 ;
张书芬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2) :246-256
[15]   我国亚麻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J].
王玉富 .
中国麻业, 2005, (02) :60-65
[16]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 [J].
任羽 ;
王得元 ;
张银东 .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06) :11-13+22
[17]   新型分子标记——SRAP与TRAP及其应用 [J].
柳李旺 ;
龚义勤 ;
黄浩 ;
朱献文 .
遗传, 2004, (05) :777-781
[18]   正交设计直观分析法优化PCR条件 [J].
何正文 ;
刘运生 ;
陈立华 ;
曹美鸿 ;
夏家辉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 (04) :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