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标准研究

被引:20
作者
孙登峰
王顾希
钱杉杉
乔倩
邹燕
侯晓妮
机构
[1]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检测技术; 标准; 高通量; 非食用物质; 快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01.6 [食品安全与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该文针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技术即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标准化问题,从食品主要危害因素及其检测方法标准化现状、常用检测技术、新检测技术3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我国食品中限量的有害物质种类和数量基本能够覆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限量要求,但支撑食品安全限量标准的标准检测方法尚不完善。建议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建立客观准确的食品感官评价方法,通过差异化研究和高通量检测技术攻关建立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检测技术,以生物技术和比色法为主建立适应"农场"和"餐桌"的快速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以期为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增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应对食品安全挑战提供技术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不同消解方法对HG-AFS测定植物样品硒含量的影响 [J].
徐珑珀 ;
赵向阳 ;
杨浩 ;
胡晓荣 .
中国测试, 2015, 41 (03) :61-64
[2]  
双酚A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头的快速制备(英文)[J]. 胡梅,张毅军,杨靖华,周小毛,魏竹清,丁肖庆,张裕平.色谱. 2015(02)
[3]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J]. 曹梦思,王君,张立实,严卫星.卫生研究. 2015(01)
[4]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J].
曹春丽 ;
欧绍华 ;
宾厚 .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 (01) :262-265
[5]  
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生物碱[J]. 郭伟华,周金慧,黄京平,王鹏,李熠.分析化学. 2014(10)
[6]   壮阳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1种化学药品的定性检测 [J].
陈晓虎 ;
秦剑 ;
苏晶 ;
任学毅 ;
曾令高 ;
况刚 .
中国药业, 2014, 23 (17) :54-56
[7]  
适配体纳米金比色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 刘金钏,吕珍珍,陈爱亮.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8)
[8]   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来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J].
邹翀 ;
尤梦圆 ;
刘金勇 ;
王文翔 ;
何东平 .
中国粮油学报, 2014, 29 (07) :102-107+111
[9]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进展 [J].
张永权 .
安徽医药, 2014, 18 (07) :1209-1213
[10]   RRLC-Q-TOF-MS法测定安神类中成药、保健食品中14种非法添加的催眠类药物 [J].
王自 ;
严小红 ;
张玉英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 (17) :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