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泉沟流域次生植被不同恢复阶段的多样性特征

被引:3
作者
姚强
赵成章
郝青
董小刚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旱泉沟流域; 次生植被; 物种多样性; TWINSPAN分类; DCA;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4.007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TWINSPAN和DCA对旱泉沟流域次生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将植物群系划分为不同的群落类型,显示出植被群落的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研究不同植被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通过各种指数对比,得出以下结论:①植被被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代表了植被恢复的不同阶段;②对于特定的研究区域茶树沟,制约植被群落类型、植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和热量;③从阶段Ⅰ到阶段Ⅶ,Simpson优势度指数,乔木、灌木、草本基本持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乔木<灌木<草本,Pielou均匀度指数,乔木>草本>灌木,物种丰富度逐渐升高。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逐渐复杂化,并趋于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849 / 8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热带森林植被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J].
臧润国 ;
丁易 .
生态学报, 2008, 28 (12) :6292-6304
[2]   旱泉沟流域天然灌丛退化成因及保育对策 [J].
马金宝 ;
张培栋 ;
李新荣 .
草业科学, 2007, (04) :23-26
[3]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固沙植被对生物多样性恢复的长期影响 [J].
李新荣 ;
肖洪浪 ;
刘立超 ;
张景光 ;
王新平 .
中国沙漠, 2005, (02) :31-39
[4]   北方农牧交错区沙漠化的生物过程研究 [J].
赵哈林 ;
赵学勇 ;
张铜会 ;
李玉霖 ;
苏永中 .
中国沙漠, 2002, (04) :2-8
[5]   陕西秦巴山区垂直自然带的土地演替 [J].
刘胤汉,杨东朗,刘彦随,岳大鹏 .
山地研究, 1996, (01) :9-15
[6]   四川绵阳官司河流域防护林的演替预测 [J].
阳小成,李旭光,叶志义 .
山地研究, 1995, (04) :226-232
[7]  
植被生态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宋永昌著, 2001
[8]  
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董鸣主编, 1997
[9]  
Neotropical secondary forest succession: changes in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J] . Manuel R Guariguata,Rebecca Ostertag.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1 (1)
[10]  
Ecological Resilience, Biodiversity, and Scale[J] . Garry Peterson,Craig R. Allen,C. S. Holling.Ecosystems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