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塔拉遗址农业活动特征及其影响的植物指标记录

被引:27
作者
赵克良 [1 ]
李小强 [1 ]
周新郢 [1 ]
John Dodson [2 ]
纪明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人类演化实验室
[2] 澳大利亚核科学与技术组织环境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新塔拉遗址; 农业活动; 炭化小麦; 花粉; 土地盐碱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S55 [绿肥作物];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901 ;
摘要
本文选择新疆中部新塔拉剖面为研究对象,运用炭化种子和花粉等植物指标,对新塔拉先民农业活动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探讨。新塔拉小麦炭化种子直接测年为3682~3921 cal.aB.P.,指示新塔拉地区早在3800cal.aB.P.左右已有小麦农业,与古墓沟小麦遗存相当,早于小河墓地小麦遗存。研究显示新塔拉在3600~3900cal.aB.P.之间农业活动以小麦种植为主,黍作为辅。新疆地区干旱气候条件下,农业活动尤其是灌溉农业可导致土地盐碱化加剧。土地盐碱化可能是新塔拉地区3600cal.aB.P.以后农业活动减弱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辽西城子山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期农业活动特征及环境效应 [J].
赵克良 ;
李小强 ;
周新郢 ;
孙楠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1) :8-15
[2]   殷墟文化发生的环境背景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J].
许清海 ;
曹现勇 ;
王学丽 ;
李月丛 ;
荆志淳 ;
唐际根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2) :273-286
[3]   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J].
王伟铭 ;
舒军武 ;
陈炜 ;
丁金龙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2) :233-244
[4]   亚热带稻作区表土孢粉研究及其考古学应用 [J].
杨士雄 ;
郑卓 ;
黄康有 ;
王建华 ;
王晓静 ;
许清海 ;
李杰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2) :262-272
[5]   更新世末期西辽河上游地区古代环境研究 [J].
胡雅琴 ;
李宜垠 ;
周力平 ;
DKFerguson ;
赵志军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4) :733-743
[6]  
The earliest archaeobiological evidence of the broad-ening agriculture in China recorded at Xishanping site in Gansu Province[J]. J. DODSON.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7(11)
[7]   中国早期小麦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J].
靳桂云 .
农业考古, 2007, (04) :11-20
[8]   从新疆史前考古初探其古代居民饮食文化 [J].
贺菊莲 .
中国农史, 2007, (03) :3-10
[9]   殷墟地区土壤剖面孢粉组合特征及环境意义 [J].
张振卿 ;
许清海 ;
李月丛 ;
阳小兰 ;
荆志淳 ;
唐际根 .
第四纪研究, 2007, (03) :461-468
[10]   植物考古学及其新进展 [J].
赵志军 .
考古, 2005, (07) :4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