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的专业化模式选择:批判、创新与辩证

被引:13
作者
唐松林
聂英栋
机构
[1]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客观主义模式; 建构主义模式; 乡村教师专业化;
D O I
10.13445/j.cnki.t.e.r.2012.05.002
中图分类号
G451.1 [教师评定与任用];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乡村教师专业化存在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个基本模式。虽然客观主义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屡遭批判,但也并非一无是处;虽然建构主义模式具有很强的创新功能但也并非灵丹妙药。一种更辩证与包容的态度是,以建构主义模式为优先选择,又不完全排斥客观主义模式。为此,必须遵循三个优先性原则:即乡村教师的优先性原则,个人知识优先性原则,个体与生存环境互动优先性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知识分子.[M].(英)保罗·约翰逊(PaulJohnson)著;杨正润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  
西西弗的神话.[M].(法)加缪著;杜小真译;.西苑出版社.2003,
[3]  
教育心理学.[M].冯忠良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  
人论.[M].[德]恩斯特·卡西尔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
[7]   教育理论本土构建的方法论论纲 [J].
于泽元 .
教育研究, 2010, 31 (05) :3-10+16
[8]   交往: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哈贝马斯批判理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J].
徐今雅 .
教师教育研究, 2008, (01) :13-17
[9]   科学与文学:从“两种文化”看文学的祛魅 [J].
魏家川 .
文艺争鸣, 2006, (03) :15-21
[10]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后现代转向 [J].
姜勇 .
比较教育研究, 2005, (11) :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