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耦合协调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29
作者
张凤太 [1 ,2 ]
苏维词 [3 ]
机构
[1] 贵州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灾害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
[3] 贵州省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水资源; 经济; 生态环境; 社会; 耦合协调; 演化;
D O I
10.13522/j.cnki.ggps.2015.06.010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构建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主客观综合权重法赋权后,对2000—2011年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进行定量评价并分析其耦合协调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1年,贵州省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系统虽然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但已对水资源系统产生胁迫。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性较小,波动幅度也较小,但耦合度普遍高于协调度。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的耦合度处于较低水平耦合阶段和颉颃阶段。协调度全部处于低度协调的耦合阶段,而且各子系统的协调度相差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 [J].
熊建新 ;
陈端吕 ;
彭保发 ;
邓素婷 ;
谢雪梅 .
地理科学, 2014, 34 (09) :1108-1116
[2]   吐鲁番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J].
张玉萍 ;
瓦哈甫哈力克 ;
党建华 ;
邓宝山 ;
王冉 .
人文地理, 2014, 29 (04) :140-145
[3]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J].
李裕瑞 ;
王婧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4, 69 (02) :199-212
[4]   环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特征研究 [J].
陈端吕 ;
彭保发 ;
熊建新 .
地理科学, 2013, 33 (11) :1338-1346
[5]   超大城市“新三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中国十大城市为例 [J].
张旺 ;
周跃云 ;
胡光伟 .
地理科学, 2013, 33 (05) :562-569
[6]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城镇化与水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分析——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J].
张胜武 ;
石培基 ;
王祖静 .
经济地理, 2012, 32 (08) :142-148
[7]   基于主成分的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评价 [J].
吕王勇 ;
陈美香 ;
王波 ;
陈月香 ;
刘一诺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 (01) :122-125
[8]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水资源环境与城市化交互耦合时空变化 [J].
高翔 ;
鱼腾飞 ;
程慧波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5) :11-18
[9]   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大连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J].
盖美 ;
李伟红 .
资源科学, 2008, (08) :1141-1146
[10]   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量化分析 [J].
关伟 .
地理研究, 2007, (04) :685-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