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危害性理论之辨正

被引:42
作者
刘艳红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犯罪概念; 社会危害性; 合理性; 罪刑法定;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2.02.015
中图分类号
D924.11 [犯罪];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长期以来,社会危害性理论在我国刑法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并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罪刑法定原则在新刑法中的刑事立法化,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地位受到了质疑。作者认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正是因为规定了社会危害性理论才更显其合理性;社会危害性理论不但不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反而体现出与罪刑法定相一致的价值立场。主张继续以社会危害性为中心的我国刑法理论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7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犯罪概念的形式化与实质化辨正 [J].
陈兴良 ;
刘树德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 (06) :92-101
[12]   二十世纪的中国刑法学(中)——反思与展望 [J].
梁根林 .
中外法学, 1999, (03) :1-13
[13]   中国刑法理论中犯罪概念的双重结构和功能 [J].
王世洲 .
法学研究, 1998, (05) :116-125
[15]  
犯罪学.[M].(意)加罗法洛(BaronRaffaeleGarofalo)著;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6]  
刑法教科书.[M].何秉松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17]  
论犯罪与刑罚.[M].(意)贝卡里亚(Beccaria;Cesare)著;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18]  
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日]大塚仁 著;冯军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19]  
定罪导论.[M].王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0]  
中国刑法研究.[M].王作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