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若干问题

被引:3
作者
张在范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归责原则; 约定赔偿; 法定赔偿;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7.02.034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对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分别适用不同的违约赔偿归责原则,即劳动者违约时,应采过错责任原则,而用人单位违约时,宜采严格责任原则;我国应当借鉴国际劳动立法的惯例,明令禁止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损害赔偿金,而代之以法定的损害赔偿;在法定赔偿之立法技术上,劳动合同法宜采“分离式”的立法模式,在法定赔偿之范围上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也应当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评析 [J].
董保华 ;
于海红 .
中国劳动, 2005, (02) :41-43
[2]   违约归责原则比较研究 [J].
肖燕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2) :62-68
[3]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分析 [J].
朱广东 .
中国劳动, 2003, (07) :48-50
[4]   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J].
冯彦君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0, (01)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