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新近纪植物气孔、碳同位素组成与古环境分析

被引:6
作者
解三平
孙柏年
阎德飞
丛培允
肖良
韦利杰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上新世; 气孔; 碳同位素组成; 古大气CO; 古环境;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6.06.015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对滇西腾冲新近纪两种被子植物叶片及其现存对应种的气孔参数和碳同位素组成的综合分析表明:当时的大气CO2浓度略高于现在水平;化石种的碳同位素分馏值高于现存对应种,但水分利用效率低于现存对应种;这证明当时的气候条件比当前更为温暖湿润。受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该盆地一方面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增强,干湿季节交替明显;另一方面受地形地貌影响,沿袭了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883 / 8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Reconstructing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with stomata: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a botanical pCO<Subscript>2</Subscript>-sensor.[J].Anita Roth-Nebelsick.Trees.2005, 3
[2]  
Changes in atmos-pheric CO2concentrations and climate from the Late Eocene to Early Miocene:palaeobotanical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fossil floras from Sax-ony;Germany..Roth-Nebelsick A;Utescher T;Mosbrugger V;et al;.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2004, 01
[3]   云南腾冲新近纪两种被子植物化石的角质层构造及其古环境意义 [J].
孙柏年 ;
丛培允 ;
阎德飞 ;
解三平 .
古生物学报, 2003, (02) :216-222
[4]   Ulmus harutoriensis Oishiet Huzioka角质层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J].
孙柏年 ;
解三平 ;
阎德飞 ;
丛培允 .
兰州大学学报, 2003, (01) :80-85
[5]   腾冲火山区上新世以来的火山活动 [J].
李大明 ;
李齐 ;
陈文寄 .
岩石学报, 2000, (03) :362-370
[6]   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气候信息 [J].
李相博 ;
陈践发 ;
张平中 .
沉积学报, 1999, (02) :160-164
[7]   云南腾冲新第三纪植物群及其时代 [J].
陶君容 ;
杜乃秋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2, (03) :273-281+303
[8]  
植物化石角质层分析及其应用.[M].孙柏年[等]著;.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