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过程中玉米秆颗粒孔隙结构的演化

被引:10
作者
付鹏
孙路石
胡松
向军
杨涛
陈巧巧
张军营
机构
[1]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关键词
玉米秆; 热解; 孔隙结构; 吸附/脱附; 分形维数;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8.35.012
中图分类号
TK6 [生物能及其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利用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法(-196℃)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等研究了热解过程中玉米秆颗粒孔隙结构的演化,并用分形维数来描述焦颗粒内部孔隙表面形态的复杂程度。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焦的孔结构和表面形态有显著影响。在热解过程中,焦中孔的形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各种孔的比例有了较大变化,且孔径有先变小后变大的趋势。高温导致焦颗粒发生塑性变形,使得孔隙扩大和孔表面更加光滑。随着温度的升高,玉米秆焦的BET比表面积经历一个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过程,500℃以前,孔容积的变化规律与比表面积相近,但当温度高于500℃时,比表面积在减小,而孔容积在增大。通过分形FHH方程回归得到的分形维数DFHH能较好地表征颗粒内部孔隙表面的分形特征。其分形特征与热解温度密切相关,分形维数DFHH的变化与BET比表面积SBET有一定关联。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热解温度对神府煤热解与气化特性的影响 [J].
杨海平 ;
陈汉平 ;
鞠付栋 ;
王静 ;
王贤华 ;
张世红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08) :40-45
[2]   高速热解条件下谷壳颗粒物理结构的演化 [J].
胡松 ;
孙路石 ;
向军 ;
邱建荣 ;
徐明厚 .
化工学报, 2007, (11) :2889-2894
[3]   典型煤种加压热解与气化实验研究 [J].
杨海平 ;
陈汉平 ;
鞠付栋 ;
王静 ;
张世红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26) :18-22
[4]   混煤热解过程中的表面形态 [J].
平传娟 ;
周俊虎 ;
程军 ;
杨卫娟 ;
岑可法 .
化工学报, 2007, (07) :1798-1804
[5]   油页岩颗粒孔隙结构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 [J].
韩向新 ;
姜秀民 ;
崔志刚 ;
于立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02) :26-30
[6]   快速热解褐煤焦的低温氮吸附等温线形态分析 [J].
刘辉 ;
吴少华 ;
姜秀民 ;
王国忠 ;
曹庆喜 ;
邱朋华 ;
秦裕琨 .
煤炭学报, 2005, (04) :507-510
[7]   快速热解褐煤焦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 [J].
刘辉 ;
吴少华 ;
孙锐 ;
徐睿 ;
邱朋华 ;
李可夫 ;
秦裕琨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2) :86-90
[8]   煤粉在热分解过程中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的变化 [J].
丘纪华 .
燃料化学学报, 1994, (03)
[9]   Fractal characteristic of three Chinese coals [J].
Song, H ;
Min, L ;
Jun, X ;
Sun, LS ;
Li, PS ;
Su, S ;
Sun, XX .
FUEL, 2004, 83 (10) :1307-1313
[10]  
Fractal dimensions of lanthanum ferrite samples by adsorption isotherm method[J] . Gianina Dobrescu,Daniela Berger,Florica Papa,N.I. Ionescu.Applied Surface Science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