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学脉络中的政治宪法学

被引:12
作者
田飞龙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政治宪政主义; 宪法司法化; 保守自由共和主义; 政治宪法结构; 行政过程;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3.02.019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近年来兴起的政治宪法理论在学术对话与学术批评视野中遭遇诸多误解,这与其自身的内部张力及学术建构不足有关。面向中国宪政转型的政治宪政主义进路应坚持八二宪法的成文宪法前提,摈除非常政治的政治宪法理论的影响,侧重从成文宪法内部的转型政治和常规政治的脉络中寻求有关的理论与制度方案。政治宪政主义以"保守自由共和主义"为规范基础,并发展出具体的八项制度原则。只有这些原则得到具体制度的和谐融贯的支撑,某个特定政治共同体的"政治宪法结构"在宪法性质上才构成一种"保守自由共和主义",且其转型政治或常态政治才可能获得共和主义的健康的滋养,从而使得特定政治共同体的基于宪法的政治生活真正获得理性化与结构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政治宪法学的一种解读 [J].
韩伟 .
读书, 2012, (01) :99-102
[3]   社会管理创新的自治之维 [J].
田飞龙 .
观察与思考, 2011, (10) :57-57
[4]   政治宪法学的问题、定位与方法 [J].
高全喜 ;
田飞龙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2 (03) :72-80
[5]   中国宪法学方法论反思 [J].
李忠夏 .
法学研究, 2011, 33 (02) :160-172
[6]   新行政法与依宪行政 [J].
邓联繁 ;
田飞龙 .
行政法学研究, 2011, (01) :90-98
[7]   论法教义学:源流、特征及其功能 [J].
白斌 .
环球法律评论, 2010, 32 (03) :5-17
[8]   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理解中国宪法的新视角 [J].
强世功 .
开放时代, 2009, (12) :10-39
[9]   行政正当性需求的回归——中国新行政法概念的提出、逻辑与制度框架 [J].
王锡锌 .
清华法学, 2009, 3 (02) :100-114
[10]   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 [J].
陈端洪 .
中外法学, 2008, (04) :48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