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砻江调水区横向构造的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9
作者
王学潮
张辉
刘振红
石守亮
杨威
赵自强
机构
[1]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横向构造;地质特征;弥散性;成因机制;
D O I
10.19760/j.ncwu.zk.1999.02.008
中图分类号
P642.2,P6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雅砻江调水区的横向构造按成因可分为两种,剪切成因的横向构造不具有区域规模,有明显的构造断面,其形成与北西向构造有密切关系,具有多期活动性,后期的复活多是继承性的,与北西向构造的交汇部位是孕震的重要地段.张性的横向构造具有典型的弥散性,由一组构造面断续分布的断层、褶皱、裂隙及相关地貌组合而成,但延伸规模较大,是一种典型的叠加性构造,形成于早第四纪;其形成是基底隐伏断裂在张或剪应力的作用下重新活动的结果,变形强度由下到上逐渐减弱,变形逐步扩散;横向构造的发育既有对南水北调工程不利的一面,也有其有利的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