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东北部山西组—上石盒子组砂岩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69
作者
陈安清 [1 ]
陈洪德 [1 ]
向芳 [1 ]
刘文均 [1 ]
侯中健 [1 ]
尚云志 [2 ]
叶黎明 [1 ]
李洁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物源分析; Dickinson三角图解; 山西组-上石盒子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1 [碎屑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叠系山西组-上石盒子组砂岩的碎屑组分、岩屑类型、石英阴极发光、重矿物组合、古流向的研究结果显示,物源为盆地北面阴山古陆中元古界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的早期盖层,以及古元古界和太古宇变质岩组成的结晶基底。砂岩组分的Dickinson三角图解表明,物源总体来自再旋回造山带,含有混合区(切割弧)和火山物质成分。这些结果揭示了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缝合过程的拉张-挤压旋回,由此形成具有明显旋回性的物源供给。在此过程中,每一演化阶段中所形成的超长期旋回的早期阶段,都对应着相对构造活跃时期和强物源供应期。
引用
收藏
页码:305 / 3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多种能源矿产分布 [J].
邓军 ;
王庆飞 ;
高帮飞 ;
黄定华 ;
杨立强 ;
徐浩 ;
周应华 .
现代地质, 2005, (04) :538-545
[2]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演化及其对盖层控制作用 [J].
邓军 ;
王庆飞 ;
黄定华 ;
高帮飞 ;
杨立强 ;
徐浩 .
地学前缘, 2005, (03) :91-99
[3]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物源区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J].
刘锐娥 ;
黄月明 ;
卫孝锋 ;
孙粉锦 ;
蔺洁 .
矿物岩石, 2003, (03) :82-86
[4]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储层岩石学和成岩作用 [J].
惠宽洋 ;
张哨楠 ;
李德敏 ;
胡江柰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3) :272-278
[5]   用MicrosoftExcel在砂岩的三角分类图上完成碎屑成分投点 [J].
黄思静 ;
黄喻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2) :213-216
[6]   晚古生代以来古亚洲洋构造域主要块体运动学特征初探 [J].
任收麦 ;
黄宝春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1) :113-120
[7]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物源分析 [J].
席胜利 ;
王怀厂 ;
秦伯平 .
天然气工业, 2002, (02) :21-24+10
[8]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陆相沉积层序地层学研究 [J].
侯中健 ;
陈洪德 ;
田景春 ;
刘文均 ;
张锦泉 .
矿物岩石, 2001, (03) :114-123
[9]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层序地层学与盆地构造演化研究 [J].
陈洪德 ;
侯中健 ;
田景春 ;
刘文均 ;
张锦泉 .
矿物岩石, 2001, (03) :16-22
[10]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陆源碎屑沉积源区分析 [J].
汪正江 ;
张锦泉 ;
陈洪德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1)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