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被引:93
作者
陈春霄 [1 ,2 ]
姜霞 [2 ]
战玉柱 [2 ,3 ]
金相灿 [2 ]
赵铮 [2 ,4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3]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4]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太湖; 沉积物; 重金属; 形态;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X820.4 [风险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15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利用BCR 3步提取法对太湖3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Ni、Cu、Zn和Pb的形态进行调查研究,并基于重金属形态评价方法(RSP)对太湖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太湖表层沉积物中Ni、Cu、Zn和Pb含量显著高于太湖沉积物背景值,分别超出背景值80.3%、13.5%、25.9%和69.6%,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效应.残渣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是太湖表层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的主要赋存形态,4种重金属的可提取态比例均大于50%,具有较高的二次释放潜力.从RSP污染指数分析,太湖表层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大小为为Ni>Zn>Cu>Pb,表层沉积物中可提取态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表现为北部湖湾>西太湖>其他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842 / 18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滇池内湖滨带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J].
卢少勇 ;
焦伟 ;
金相灿 ;
李光德 ;
刘震 ;
张烨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04) :487-492
[2]   茂名近岸海域底质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J].
牛显春 ;
周建敏 ;
李春晖 ;
贾昌梅 ;
韦李彬 .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7, (03) :101-103+107
[3]   重金属元素BCR提取法及在太湖沉积物研究中的应用 [J].
刘恩峰 ;
沈吉 ;
朱育新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2) :57-60
[4]   太湖北部沉积物金属和营养元素的垂向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陆敏 ;
张卫国 ;
师育新 ;
俞立中 ;
郑祥民 .
湖泊科学, 2003, (03) :213-220
[5]   太湖沉积物和湖岸土壤的污染元素特征及环境变化效应 [J].
袁旭音 ;
陈骏 ;
季峻峰 ;
陶于祥 ;
王润华 .
沉积学报, 2002, (03) :427-434
[6]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J].
王海 ;
王春霞 ;
王子健 .
环境化学, 2002, (05) :430-435
[7]   太湖流域制造业结构变化对水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以苏锡常地区为例 [J].
谢红彬 ;
陈雯 .
湖泊科学, 2002, (01) :53-59
[8]   运河(杭州段)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变化 [J].
朱广伟 ;
陈英旭 ;
周根娣 ;
王凤平 ;
吴静波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1) :65-69
[9]  
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探讨[J]. 戴秀丽,孙成.上海环境科学. 2001(02)
[10]  
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探讨[J]. 戴秀丽,孙成.上海环境科学. 20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