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融入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

被引:111
作者
刘德建 [1 ,2 ]
杜静 [1 ,2 ]
姜男 [1 ]
黄荣怀 [1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智能教学系统; 计算机辅助教学;
D O I
10.13966/j.cnki.kfjyyj.2018.04.004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再次爆发,如何将其融入学校教育成为社会各界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对人工智能发展脉络、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基本关切和当前教育改革的难点进行了探讨,发现人工智能的发展动力主要源于技术与政策的双轮驱动,而大规模数字化与行业深度应用是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显著特征,这些发展和进步将为人工智能融入学校带来新机遇。文章通过剖析技术与教育时空的关系,提出个性化学习、适切服务、学业测评、角色变化、交叉学科五大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潜能和教育价值、教学体验、安全伦理、有效协同及技术治理五大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挑战。文章最后指出,为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融入学校教育,除通过技术研发、环境部署与应用改变学校环境外,还应开展关于认知特征、学习本质与教育价值和智能机器的安全、规范与伦理的相关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 [J].
余胜泉 .
开放教育研究, 2018, 24 (01) :16-28
[2]   智能时代新工科——人工智能推动教育改革的实践 [J].
李德毅 ;
马楠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5) :8-12
[3]   科学技术与社会治理:技术治理运动的兴衰与反思 [J].
刘永谋 ;
李佩 .
科学与社会 , 2017, (02) :58-69
[4]   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基本格局 [J].
黄荣怀 ;
刘德建 ;
刘晓琳 ;
徐晶晶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1) :7-16
[5]   智能导师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刘清堂 ;
吴林静 ;
刘嫚 ;
范桂林 ;
毛刚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10) :39-44
[6]   论我国特殊教育的对象问题 [J].
刘全礼 .
中国特殊教育, 2016, (06) :3-7+16
[7]   学习分析技术:服务学习过程设计和优化 [J].
李艳燕 ;
马韶茜 ;
黄荣怀 .
开放教育研究, 2012, 18 (05) :18-24
[8]  
Eye tracking for spatial research: Cognition, computation, challenges[J] . Peter Kiefer,Ioannis Giannopoulos,Martin Raubal,Andrew Duchowski.Spatial Cognition & Computation . 2017 (1-2)
[9]   Learning analytics in massively multi-user virtual environments and courses [J].
Lee, M. J. W. ;
Kirschner, P. A. ;
Kester, L. .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016, 32 (03) :187-189
[10]   Neuroeducational research in the design and use of a learning technology [J].
Howard-Jones, Paul ;
Holmes, Wayne ;
Demetriou, Skevi ;
Jones, Carol ;
Tanimoto, Eriko ;
Morgan, Owen ;
Perkins, David ;
Davies, Neil .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2015, 40 (02) :22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