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地区全新世土壤粒度分布及其古环境意义附视频

被引:7
作者
毛龙江
李亚兵
王计平
贾耀锋
邹欣庆
机构
[1]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环境演变; 土壤粒度; 沙尘暴; 全新世; 南京江北地区;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5.02.019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对南京江北TZC全新世剖面的野外考察和室内粒度分析,揭示了该地区一万多年以来的成壤环境演变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南京江北地区第一层古土壤为全新世最适宜期(8500~3100aBP)时形成,当时,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丰沛,沙尘暴很少发生,成壤极其强烈,其成土母质为末次冰期形成的下蜀黄土,主要是在下蜀黄土堆积成壤基础上的再发育。近3100a来为全新世晚期,季风气候格局发生转变,气候干旱化,沙尘暴频繁发生,在该地区形成了50cm厚的黄土层或表土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环境变迁[M]. 科学出版社 , 黄春长著, 1998
[12]  
长江中下游环境变迁与地生态系统[M]. 河海大学出版社 , 杨怀仁等著, 1995
[13]  
江苏省地理[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单树模等编著, 1986
[14]  
黄土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等 著, 1985
[15]   秦岭黄土的粒度分析及其成因初步探讨 [J].
雷祥义 .
地质学报, 1998, (02) :178-188
[16]   安徽宣城风成沉积—红土系列剖面ESR年代学研究 [J].
杨浩,赵其国,李小平,夏应菲 .
土壤学报, 1996, (03) :293-300
[17]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变 [J].
李森,孙武,李孝泽,张勃 .
中国沙漠, 1995, (04) :323-331
[18]   末次冰期苏北平原和东延海区的风尘黄土沉积 [J].
郑祥民,严钦尚 .
第四纪研究, 1995, (03) :258-266
[19]   敦德冰芯记录与过去5ka温度变化 [J].
姚檀栋 ;
L.G.Thompson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 (10) :1089-1093
[20]   中国东部的第四纪风尘堆积与季风变迁 [J].
杨达源 .
第四纪研究, 1991, (04) :35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