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生态承载力动态趋势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10
作者
岳东霞 [1 ,2 ]
巩杰 [1 ]
熊友才 [3 ]
宋雅杰 [2 ]
机构
[1] 不详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
[5]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不详
关键词
民勤县;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动态趋势; 驱动力;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0.06.015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全球变暖的大气候背景下,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双重驱动下,民勤县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民勤县生态承载力动态趋势的定量评价和驱动力分析对于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生态承载力时间动态趋势评价方法,建立了民勤县1990-2007年18年间生态承载力供给与需求的时间动态趋势模型,对其趋势的变化速率与剪刀差进行了定量评价,预测了各项指标2008-2017年10年间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导致该趋势变化的自然与人文因素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民勤县过去18年间人均生态承载力供给和需求呈差异不断增大的反向发展趋势,其中人均生态承载力需求加速增长,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供给加速降低,供求趋势的剪刀差呈持续增大趋势,年均增长率达7.12%;其间,全县可载人口数持续降低,至2007年,民勤县可载人口数降至16.5万人,超载人口数增至14.7万人;未来10年内民勤县的生态承载力供求矛盾将呈不断加剧的态势,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将日趋严重。导致民勤县生态承载力供求矛盾不断加剧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水资源日益匮乏、土地生产力不断降低、人口压力持续增大,人口消费量急剧增长,消费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合理等等。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西北地区基于GIS的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价与空间格局 [J].
岳东霞 ;
马金辉 ;
巩杰 ;
熊友才 ;
宋雅杰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6) :68-75
[2]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构成的变动规律 [J].
陈成忠 ;
林振山 .
地理研究, 2009, 28 (01) :129-142
[3]   基于空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预测模型——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为例 [J].
常斌 ;
熊利亚 ;
侯西勇 ;
丁艺 .
地理研究, 2007, (05) :940-948
[4]   民勤县生态环境状况及水资源评价——对甘肃省民勤县以水定人的调查和分析 [J].
魏奋子 ;
李含琳 .
人口与经济, 2006, (06) :53-58
[5]   基于GIS的甘肃省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分析 [J].
徐晓锋 ;
岳东霞 ;
汤红官 ;
安黎哲 .
兰州大学学报, 2006, (05) :62-67
[6]   生态足迹法在可持续发展度量及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J].
斯蔼 ;
林年丰 ;
汤洁 ;
王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6, (03) :37-42
[8]   民勤绿洲边缘植被恢复与重建初探 [J].
常兆丰 ;
汪杰 ;
王耀琳 ;
李昌龙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2) :171-175
[9]   甘肃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发展趋势研究 [J].
岳东霞 ;
李自珍 ;
惠苍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3) :454-463
[10]   地下水与绿洲可持续发展 [J].
施炯林 .
地下水, 2000, (01) :2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