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协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土化价值与实践逻辑

被引:16
作者
胡象明
齐磊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协商; 协商治理; 协商民主; 国家治理现代化;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7.05.001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协商民主在价值上追求公共治理中的民主真实性、成熟的公共理性与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因此,协商治理的本质是一种民主治理。协商话语实现了从西方民主到中国治理语境的价值转换,协商形式彰显了民主治理的工具性,协商结果提升了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从协商过程来看,国家治理具有多样态的本土价值。治理主体协商功能的高位推动是党政主导下体制内协商治理的基本方向,群众路线为基础的民主协商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在底层的有效执行,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的有机结合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建构协商治理体系的运作程式和实践原则,必须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均衡配置,把握好行政主导与平等协商之间的平衡、政策试点与政策扩散之间的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制基本框架论略 [J].
龚维斌 ;
龚春明 .
社会科学研究, 2016, (05) :86-92
[2]   协商民主:历史溯源、现实审视与未来走向——基于政党建设的视角 [J].
杨玉凤 .
湖南社会科学, 2016, (04) :23-28
[5]   协商治理的中国逻辑 [J].
王岩 ;
魏崇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7) :26-45+204
[6]   中国特色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协商治理 [J].
池忠军 .
思想战线, 2016, 42 (03) :93-98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大治理价值 [J].
张国玉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 32 (02) :1-4
[8]   协商民主、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 [J].
易承志 .
学术月刊, 2016, 48 (03) :66-79
[9]   当前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完善路径 [J].
王珊 .
江西社会科学, 2015, 35 (12) :211-215
[10]   社会治理的“协商”领域与“民主”机制——当下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特征、实践结构和理论批判 [J].
韩福国 ;
张开平 .
浙江社会科学, 2015, (10) :48-6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