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按摩机器人研制与开发

被引:31
作者
高焕兵 [1 ]
鲁守银 [1 ]
王涛 [1 ]
刘存根 [1 ]
康炳元 [2 ]
季远 [3 ]
毕鸿雁 [3 ]
机构
[1] 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 山东康泰实业有限公司
[3]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关键词
按摩机器人; 穴位定位; 运动控制; 三维虚拟场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242 [机器人];
学科分类号
1111 ;
摘要
针对中老年人退行性疾病和慢性疾病对中医按摩及保健康复设备的临床需求,提出了一种中医按摩机器人系统,并对按摩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控制系统及各功能模块进行了介绍.利用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三维仿真技术等,实现了典型中医按摩手法的建模,提出了串并联结构融合的机器人构型,研制了集多种按摩手法于一体的多功能按摩机械手.该机器人系统采用视觉系统判定穴位位置,实现对患者身体的跟踪,能完成腰椎部位的指/掌揉、指/掌滚、按、推、叩击和下肢的捏拿、振、拍打共10种手法操作,具得穴位记忆助能,能够根据实时监测的生理信号(心跳、血压等)和按摩力大小,调整按摩频率、幅度、速度,必要时退出按摩探作,保障患者安全.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试验表明了本机器人系统按摩治疗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53 / 5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按摩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运动学仿真研究 [J].
谢涛 ;
黄鸿 .
现代制造工程, 2007, (07) :105-107
[2]   推拿法的动力学参数优化研究 [J].
张宏 ;
马惠昇 ;
门志涛 ;
严隽陶 ;
童仙君 ;
苗志杰 .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6, (09) :68-69
[3]   新型串并联中医推拿机器人研究 [J].
余顺年 ;
马履中 ;
陈扼西 ;
郭宗和 .
中国机械工程, 2005, (19) :84-89
[4]   基于PC104和网络驱动电机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 [J].
徐贺 ;
王树国 ;
付宜利 ;
李寒 .
机器人, 2005, (04) :336-340
[5]   中医推拿手法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分析 [J].
余顺年 ;
马履中 ;
郭宗和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82-85
[6]  
机器人学基础[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蔡自兴,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