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部煤层气基本地质问题

被引:182
作者
秦勇
申建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基本地质问题; 定义; 进展; 探索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深部煤层气资源是中国煤层气产业规模性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关于"深部"的含义、定义、特殊性等基本地质问题尚无明确表述。前期探索成果显示,深部煤储层地质条件的特殊性起源于较高的地应力和地层温度,由此导致深部煤层可压缩性高、渗透性低和弹性低。研究认为:在科学层面,煤层气领域的"深部"不仅是一种深度,更重要的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取决于地应力、温度及煤(有机)储层三重地层状态;在操作层面,定义深部与浅部之间的临界深度,需要考虑地应力状态转换、煤吸附性(含气量)和煤岩力学性质三重地质因素。近期研究进展为解决本领域基本地质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阐释游离气量在深部低阶煤储层含气量中的重要性,探讨深部煤层气可解吸性与产出阶段敏感性之间关系,分析变孔隙压缩系数对深部低阶煤储层渗透率的深刻影响,建立基于成藏效应的深部煤层气有利区优选方法。今后几年期间,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仍需解决4方面地质问题:1深部煤层气资源潜力深化评价与再认识;2深部煤储层可改造性及其与深部基本地质特点的耦合效应;3深部应力场、温度场、化学场作用下煤层气高效开采技术原理的地质控制;4深部煤系"三气"共生特性、共探方法与共采有效性地质评价。问题的实质,在于发展出一套适应于深部地层条件的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地质技术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研究.[D].马东民.西安科技大学.2008, 12
[2]   重复脉冲强冲击波对肥煤孔隙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J].
李恒乐 ;
秦勇 ;
张永民 ;
师庆民 ;
周晓亭 .
煤炭学报, 2015, 40 (04) :915-921
[3]   深部低阶煤三相态含气量建模及勘探启示——以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层为例 [J].
申建 ;
杜磊 ;
秦勇 ;
喻鹏 ;
傅雪海 ;
陈刚 .
天然气工业, 2015, 35 (03) :30-35
[4]   我国十年来煤层气研究热点分布转换与产业发展 [J].
曹作华 ;
范亚芳 ;
王健 ;
孔威 .
煤炭科学技术, 2015, 43 (02) :5-9+20
[5]   临兴地区深部煤层气及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J].
谢英刚 ;
孟尚志 ;
高丽军 ;
孙新阳 ;
段长江 ;
王海平 .
煤炭科学技术, 2015, 43 (02) :21-24+28
[6]   中国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初探 [J].
郭广山 ;
柳迎红 ;
吕玉民 .
洁净煤技术, 2015, 21 (01) :125-128
[7]   深部开采的定量界定与分析 [J].
谢和平 ;
高峰 ;
鞠杨 ;
高明忠 ;
张茹 ;
高亚楠 ;
刘建峰 ;
谢凌志 .
煤炭学报, 2015, 40 (01) :1-10
[8]   煤层气与页岩气吸附/解吸的理论再认识 [J].
李相方 ;
蒲云超 ;
孙长宇 ;
任维娜 ;
李莹莹 ;
张亚琦 ;
李靖 ;
臧加利 ;
胡爱梅 ;
温声明 ;
赵培华 ;
陈东 ;
翟雨阳 .
石油学报, 2014, 35 (06) :1113-1129
[9]   中高煤阶煤储层吸附能力演化历史定量恢复——以鄂尔多斯盆地韩城地区为例 [J].
马行陟 ;
宋岩 ;
柳少波 ;
姜林 ;
洪峰 .
石油学报, 2014, 35 (06) :1080-1086
[10]   高阶煤渗透率温度应力敏感性试验研究 [J].
陈术源 ;
秦勇 ;
申建 ;
汪岗 ;
侯晓伟 .
煤炭学报, 2014, 39 (09) :1845-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