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煤阶煤储层吸附能力演化历史定量恢复——以鄂尔多斯盆地韩城地区为例

被引:15
作者
马行陟 [1 ,2 ]
宋岩 [1 ,2 ,3 ]
柳少波 [1 ,2 ]
姜林 [1 ,2 ]
洪峰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中高煤阶; 煤层气; 吸附能力; 演化; 韩城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的中高煤阶含煤盆地均经历了多次沉降和抬升,开展地质时期煤储层吸附能力演化历史研究对于认识煤层气的富集和成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高煤阶煤储层样品的高温高压吸附实验,建立了煤储层吸附能力演化历史分析方法,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韩城地区主力煤层的吸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高煤阶煤储层的吸附量受多种因素控制,吸附量与压力、热演化程度呈正相关,与温度、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呈负相关关系。在数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温度、压力和热演化程度三参数Langmuir扩展的吸附量预测模型。结合韩城地区埋藏史和热史,恢复了研究区主力煤储层吸附演化过程,指出韩城地区主力煤储层吸附量随地质历史时期大致经历了低吸附稳定阶段、吸附增加阶段和高吸附稳定阶段3个阶段演化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080 / 10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waters in the Hancheng coal seams,the Ordos Basin,as revealed from water chemistry and isotope(H,O,129I) analyses[J]. MA XingZhi,SONG Yan,LIU ShaoBo,JIANG Lin,HONG Feng.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3(11)
[2]   含气量和渗透率耦合作用对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的控制 [J].
宋岩 ;
柳少波 ;
琚宜文 ;
洪峰 ;
姜林 ;
马行陟 ;
卫明明 .
石油学报, 2013, 34 (03) :417-426
[3]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韩城地区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J].
马行陟 ;
宋岩 ;
柳少波 ;
白振华 ;
郑永平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04) :17-20+122
[4]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J].
接铭训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06) :1-6+121
[5]   韩城地区煤层气成藏条件评价 [J].
陈振宏 ;
王勃 ;
宋岩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6) :868-870
[6]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程度异常分布区及形成时期探讨 [J].
任战利 ;
张盛 ;
高胜利 ;
崔军平 ;
刘新社 .
地质学报, 2006, (05) :674-684
[7]   鄂尔多斯盆地埋藏演化史恢复 [J].
陈瑞银 ;
罗晓容 ;
陈占坤 ;
喻健 ;
杨飏 .
石油学报, 2006, (02) :43-47
[8]   煤的等温吸附实验中各因素影响分析 [J].
张庆玲 ;
崔永君 ;
曹利戈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4, (02) :16-19
[9]   煤储层的吸附特征实验综合分析 [J].
马东民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3, (04) :291-294
[10]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的研究 [J].
任战利 .
石油学报, 1996, (01)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