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的研究
被引:197
作者:
任战利
机构:
[1] 西北大学
来源: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热演化;
古地温;
梯度;
裂变径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镜质体反射率、包裹体测温、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多种古地温研究方法,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地温梯度都较低(2.2~3.0℃/100m),中生代晚期地温梯度升高到3.3~4.5℃/100m,新生代以来逐渐降低到2.8℃/100m。古生代和中生代早期,地温锑度低,气源岩热演化程度低.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中生代晚期地温梯度高,是古生界碳酸盐岩及煤系地层的主要生气期和运移期。新生代以来地温逐渐降低,生气作用减弱或停止。鄂尔多斯盆地内部缺乏断裂,生气高峰期较晚,有利于大气田的保存,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由于孔隙发育又临近主要生气区,应是首选的勘探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4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