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差异及其对含气量影响

被引:44
作者
吴艳艳
曹海虹
丁安徐
王亮
陈云燕
机构
[1]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中心
关键词
孔隙特征; 有机质孔; 含气量; 页岩气; 川东南地区; 渝东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法对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的24个页岩样品和川东南地区须家河组10个页岩样品孔隙进行测试,探讨页岩的孔隙特征差异及其对含气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其孔隙类型主要包括有机质孔、矿物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矿物层间解理缝和微裂缝等;孔隙形态多为不规则,多呈开放状态;孔隙结构较复杂,纳米级有机质孔丰富,主孔位于2~10 nm。须家河组页岩样品以无机中大孔和微裂隙为主。有机质孔发育差异原因可能是由页岩的有机质类型本身化学分子性质差异造成,也可能是具有催化生气作用的无机矿物或元素与有机质赋存关系差异造成。数理统计结果显示,孔隙类型并不是含气量大小的主控因素,TOC是页岩气藏最本质因素。须家河组页岩中孔隙结构主要受无机矿物影响;龙马溪组页岩样品的TOC是比表面积和孔径为2~10 nm孔发育的本质因素,提供页岩气主要的储存空间。伊利石是孔径为2~10 nm孔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提供页岩气存储空间的重要物质。
引用
收藏
页码:231 / 2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非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M].孙赞东; 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2]  
构造煤结构及储层物性.[M].琚宜文; 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3]   页岩孔隙结构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 [J].
侯宇光 ;
何生 ;
易积正 ;
张柏桥 ;
陈学辉 ;
王亿 ;
张建坤 ;
程春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2) :248-256
[4]   滇黔北地区筇竹寺组高演化页岩气储层微观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梁兴 ;
张廷山 ;
杨洋 ;
张朝 ;
龚齐森 ;
叶熙 ;
张介辉 .
天然气工业, 2014, 34 (02) :18-26
[5]   鄂尔多斯东南部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J].
冯子齐 ;
于炳松 ;
曾秋楠 ;
李昱霏 ;
姜豪杰 .
特种油气藏, 2013, 20 (06) :40-43+142
[6]   陆相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及富集高产主控因素分析——以元坝地区为例 [J].
王庆波 ;
刘若冰 ;
魏祥峰 ;
倪楷 ;
高红贤 .
断块油气田, 2013, 20 (06) :698-703
[7]   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吸附影响因素分析 [J].
武瑾 ;
王红岩 ;
拜文华 ;
薛华庆 ;
杜东 .
断块油气田, 2013, 20 (06) :713-718
[8]   页岩气储层含气性影响因素及储层评价——以上扬子古生界页岩气储层为例 [J].
郭少斌 ;
黄磊 .
石油实验地质, 2013, 35 (06) :601-606
[9]   川东北元坝区块中下侏罗统页岩油气地质分析 [J].
周德华 ;
焦方正 ;
郭旭升 ;
郭彤楼 ;
魏志红 .
石油实验地质, 2013, (06) :596-600+656
[10]   页岩气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J].
葛忠伟 ;
樊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20 (06) :19-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