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孔隙结构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

被引:111
作者
侯宇光 [1 ]
何生 [1 ]
易积正 [2 ]
张柏桥 [2 ]
陈学辉 [1 ,2 ]
王亿 [1 ]
张建坤 [1 ]
程春阳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页岩; 孔隙类型; 孔隙结构; 甲烷吸附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中扬子西部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和中生界陆相页岩为对象,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和高压甲烷等温吸附等实验测试,探讨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高演化程度的古生界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储集层中发育大量有机质孔隙(孔径多小于50 nm),页岩比表面和甲烷吸附量随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说明有机质孔隙是控制高丰度页岩甲烷吸附能力的最主要因素。由于有机碳含量低和热演化程度低,低丰度海相页岩和陆相页岩中有机质孔隙发育程度有限,页岩储集空间主要由30 nm4.5μm孔径的无机孔隙构成,黏土矿物孔隙为甲烷吸附提供了更多的比表面,成为影响其甲烷吸附能力的重要因素。随着成熟度增加,页岩储集层的主要孔隙网络系统由无机孔隙向有机质孔隙转变,有利于提高页岩吸附能力。图7表2参33
引用
收藏
页码:248 / 2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过成熟海相页岩孔隙度演化特征和游离气量 [J].
王飞宇 ;
关晶 ;
冯伟平 ;
包林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6) :764-768
[2]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的科学问题 [J].
王红岩 ;
刘玉章 ;
董大忠 ;
赵群 ;
杜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5) :574-579
[3]   四川盆地湖相页岩气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 [J].
李延钧 ;
冯媛媛 ;
刘欢 ;
张烈辉 ;
赵圣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4) :423-428
[4]   扬子地台寒武系泥页岩甲烷吸附特征 [J].
宋叙 ;
王思波 ;
曹涛涛 ;
宋之光 .
地质学报, 2013, 87 (07) :1041-1048
[5]   页岩中有机质与黏土矿物对甲烷吸附能力的探讨 [J].
张寒 ;
朱炎铭 ;
夏筱红 ;
胡琳 ;
陈洁 .
煤炭学报, 2013, 38 (05) :812-816
[6]   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J].
杨峰 ;
宁正福 ;
胡昌蓬 ;
王波 ;
彭凯 ;
刘慧卿 .
石油学报, 2013, 34 (02) :301-311
[7]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相及储集空间特征 [J].
梁超 ;
姜在兴 ;
杨镱婷 ;
魏小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6) :691-698
[8]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与关键参数探讨 [J].
陈新军 ;
包书景 ;
侯读杰 ;
毛小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5) :566-571
[9]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 [J].
贾承造 ;
郑民 ;
张永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2) :129-136
[10]   川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形成条件及资源潜力 [J].
黄金亮 ;
邹才能 ;
李建忠 ;
董大忠 ;
王社教 ;
王世谦 ;
程克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1) :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