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段沉积特征及演化

被引:14
作者
廖纪佳 [1 ]
朱筱敏 [1 ]
董艳蕾 [1 ]
胡廷惠 [2 ]
罗家群 [3 ]
刘桂兰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2] 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
[3] 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泌阳凹陷; 深凹区; 核三段; 沉积相; 沉积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测井、录井、粒度分析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前人研究成果、岩心描述和地震反射资料,认为核三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滑塌浊积扇及湖泊沉积,并进一步识别出5个亚相及6个微相。其中,近岸水下扇发育于研究区西南部和东南部的控边断层处,辫状河三角洲发育于东北部,滑塌浊积扇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端的半深湖-深湖区域。近岸水下扇岩性主要为灰白色中、细砾岩,砾石成分复杂,分选差,磨圆程度低。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平行层理、交错层理及冲刷充填构造,垂向上构成间断正韵律,其岩性为浅灰色砾岩、砾质砂岩、砂岩,中-厚层或块状,自然电位曲线和电阻率曲线呈钟形或箱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失稳,产生滑塌,在深湖区形成滑塌浊积扇,其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多呈正韵律,发育块状层理、液化变形层理、波状层理及泥岩撕裂屑、槽模、沟模构造等,电测曲线表现为钟形、箱形、漏斗形等。湖泊沉积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前缘和近岸水下扇前方的深凹区。从H38-H31研究区经历了水体由深到浅再略加深的沉积演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新疆托克逊煤田侏罗系成煤环境及沉积特征分析 [J].
柳磊 ;
汪立今 ;
田继军 ;
吴天伟 ;
马帅 .
地球学报, 2011, 32 (05) :549-558
[2]   精细层序地层格架与地震沉积学研究——以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为例 [J].
朱筱敏 ;
董艳蕾 ;
胡廷惠 ;
罗琪 ;
王敏 ;
杨道庆 ;
罗家群 ;
刘桂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4) :615-624
[3]   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上亚段浊积扇成因及沉积模式 [J].
刘正锋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 33 (08) :16-20+6
[4]   泌阳凹陷核三段地震沉积学研究 [J].
董艳蕾 ;
朱筱敏 ;
胡廷惠 ;
罗家群 ;
刘桂兰 ;
罗琪 .
地学前缘, 2011, 18 (02) :284-293
[5]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段古地貌研究[J]. 叶红霞,罗顺社.油气地球物理. 2010 (04)
[6]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沉积体系研究[J]. 刘启亮,罗顺社.油气地球物理. 2010 (03)
[7]   泌阳凹陷核三下亚段物源区母岩性质研究 [J].
罗顺社 ;
门福信 ;
陈晓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 31 (03) :62-64+71+11
[8]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核二段沉积微相研究 [J].
李祺 ;
陈振林 ;
田建锋 ;
郭启玲 ;
郭广飞 ;
舒克栋 .
岩性油气藏, 2007, (03) :66-72
[9]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J].
温志新 ;
王红漫 ;
陈春强 ;
胡咏 ;
李辉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2) :117-122
[10]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碎屑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J].
袁文芳 ;
陈世悦 ;
曾昌民 ;
鄢继华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