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日)犯罪成立体系比较分析

被引:25
作者
冯亚东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犯罪成立体系; 比较分析; 犯罪论;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09.02.010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我国刑法界目前正在进行"犯罪构成体系重构或者完善"的讨论。"重构说"强调应以德国及日本的犯罪成立体系为参照,对源自前苏联的我国通说性犯罪构成体系进行全面改造,而"完善说"对通说体系的态度则以调适修补为基调。因而,站在解说中国问题的立场对德日体系之利弊得失作出评析,便尽显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7+158 +1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对话《刑法知识去苏俄化》的作者 [J].
薛瑞麟 .
政法论坛, 2008, (06) :147-154
[3]   犯罪体系论再考 [J].
松宫孝明 ;
张小宁 .
中外法学, 2008, (04) :566-579
[4]   犯罪论体系的程序向度:研究误区与理论反思 [J].
周长军 .
清华法学, 2008, (03) :119-132
[5]   犯罪认知体系视野下之犯罪构成 [J].
冯亚东 .
法学研究, 2008, (01) :86-96
[7]   犯罪构成本体论 [J].
冯亚东 .
中国法学, 2007, (04) :85-93
[8]   犯罪构成功能论 [J].
冯亚东 .
清华法学, 2007, (02) :54-64
[9]   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不必重构 [J].
黎宏 .
法学研究, 2006, (01) :32-51
[10]  
日本刑法各论.[M].(日) 西田典之;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