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锰矿废弃地不同林龄栾树人工林碳储量变化趋势

被引:7
作者
田大伦 [1 ,2 ,3 ]
李雄华 [1 ,2 ]
罗赵慧 [1 ,2 ]
闫文德 [1 ,2 ,3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3] 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栾树; 人工林; 林龄; 生物量; 碳储量; 湘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湘潭锰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区的3年生、5年生和9年生栾树林,进行了不同时间序列栾树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林木和各器官生物量增加,树干生物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林下植被层生物量随林龄增长而增加,且以草本植被为主;不同林龄栾树人工林乔木层碳含量在0.51—0.53gC/g之间,并高于林下植被层碳含量;不同林龄林地土壤层碳含量变化范围为0.01—0.03gC/g,同一林龄不同深度土层碳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相同深度不同林龄土层碳含量存在差异;3年生、5年生和9年生栾树碳储量分别为:1.66、18.32和49.87t/hm2,随林龄增长而增加,其中树干碳储量贡献率最大,所占比例由3年生的27.71%增长到9年生的43.43%;不同林龄栾树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分别为77.76、101.63和149.86t/hm2,其中土壤层碳储量变化范围为76.09—99.93t/hm2,占总储量的66.68%—97.85%,死地被物层碳储量为0.01—0.04t/hm2,占总储量0.001%—0.02%,植被层碳储量为1.67—49.89t/hm2,占总碳储量的2.15%—33.29%,植被层中乔木层为1.66—49.87t/hm2,占植被层碳储量的99%以上。各林龄栾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序列为土壤层>植被层>死地被物层。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矿区植被恢复地的森林资源和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137 / 21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杉木林生态系统学.[M].田大伦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 [2] 腐殖质化学.[M].(美)F.J.斯蒂文森(F.J.Stevenson)著;夏荣基译;.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
  • [3] 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贮量.[J].齐光;王庆礼;王新闯;于大炮;周莉;周旺明;彭舜磊;代力民;.应用生态学报.2013, 01
  • [4] 华北落叶松幼中龄林的生物量与碳汇功能
    张田田
    马履一
    贾忠奎
    刘杰
    游伟斌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 40 (12) : 32 - 35+39
  • [5] 长沙市区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巫涛
    彭重华
    田大伦
    闫文德
    [J]. 生态学报, 2012, 32 (13) : 4034 - 4042
  • [6] 黑木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
    何斌
    刘红英
    余春和
    覃祚玉
    罗柳娟
    刘莉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 40 (03) : 48 - 50+71
  • [7] 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幼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田大伦
    王新凯
    方晰
    闫文德
    宁晓波
    王光军
    [J]. 林业科学, 2011, 47 (09) : 7 - 14
  • [8] 连栽第1和第2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比较
    田大伦
    沈燕
    康文星
    项文化
    闫文德
    邓湘雯
    [J]. 生态学报, 2011, 31 (17) : 5025 - 5032
  • [9] 不同林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
    马炜
    孙玉军
    郭孝玉
    巨文珍
    穆景森
    [J]. 生态学报, 2010, 30 (17) : 4659 - 4667
  • [10] 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特征
    吴志祥
    谢贵水
    陶忠良
    周兆德
    [J]. 热带作物学报 , 2009, (02) : 135 -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