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江黄颡鱼性分化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程晓春 [1 ,2 ]
林丹军 [1 ,2 ]
尤永隆 [1 ,2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发育与神经生物学高福建省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江黄颡鱼; 性分化; 温度; 性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8 ;
摘要
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江黄颡鱼原始生殖细胞(PGCs)迁移、生殖嵴生成和性腺分化,并且探讨在不同温度培育下性腺分化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1日龄仔鱼PGCs位于鱼体中肠背方的脏壁中胚层中;5日龄时,PGCs迁移到背方的腹膜上皮;8日龄时,生殖嵴形成;14日龄时,原始性腺形成;23日龄时,性腺开始分化。从孵化后的第10天开始,分别用(20±0.5)、(24±1.0自然水温、对照组)、(30±0.5)和(34±0.5)℃4种水温培育仔鱼达25天。实验结束后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和(20±0.5)℃组的雌、雄性比接近1∶1(分别为1∶1.09和1.22∶1);(30±0.5)℃组的为1∶4.89,雄性率达(83.3±0.7)%;(34±0.5)℃组的为2.85∶1,雄性率仅为(26.4±0.4)%。提示(30±0.5)℃可使幼鱼性腺发育趋向雄性,(34±0.5)℃则使幼鱼性腺发育趋向雌性。实验结果表明,江黄颡鱼的性分化是属于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芳香化酶抑制剂letrozole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性逆转的作用 [J].
李广丽 ;
刘晓春 ;
林浩然 .
生理学报, 2005, (04) :473-479
[2]   江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及雄性化技术探讨 [J].
林丹军 ;
尤永隆 .
福建水产, 2004, (02) :9-13
[3]   革胡子鲇卵巢在第一次性周期内分化与发育的研究 [J].
林光华,熊敬维 .
动物学研究, 1995, (04) :365-372+401-403
[4]   Endocrine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sex differentiation in fish [J].
J.-F. Baroiller ;
Y. Guiguen ;
A. Fostier .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CMLS, 1999, 55 :910-931
[5]  
Carlos A. Strüssmann,Josue C. Calsina Cota,Germano Phonlor,Hiroyuki Higuchi,Fumio Takashima.Temperature effects on sex differentiation of two South American atherinids,Odontesthes argentinensisandPatagonina hatcheri[J].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