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南昌市区PM2.5的浓度水平及时空分布特征与来源

被引:28
作者
赵阳 [1 ,2 ]
胡恭任 [1 ]
于瑞莲 [1 ]
陆成伟 [3 ]
樊孝俊 [4 ]
黄灵光 [5 ]
刘海婷 [5 ]
机构
[1]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2] 南昌市环境保护局
[3]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4] 南昌市环境监测站
[5] 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关键词
PM2.5; 时空特征; 后向轨迹; 潜在源贡献因子;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7.02.19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013年南昌市区9个自动空气质量监测点的ρ(PM2.5)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PM2.5浓度水平及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轨迹聚类、PSCF(潜在源贡献因子)、CWT(浓度权重轨迹分析)进行了大气PM2.5的来源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南昌市区ρ(PM2.5)年均值为69.1μg/m3,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35μg/m3)的97%;ρ(PM2.5)昼夜变化呈双峰型分布,峰值位于09:00—11:00和20:00—22:00;月际变化呈两边高、中间低的"V"型趋势;ρ(PM2.5)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ρ(PM2.5)空间分布呈由东南至西北递减的分布特征.气流轨迹聚类结果表明,南昌市气流输送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夏季来自南方或东南方向的气流比例高达65.6%,而在另外三个季节,东北和偏北方向的气流分别占62.0%(冬)、59.6%(春)、54.7%(秋),对南昌市ρ(PM2.5)影响较大;夏季南方或东南方向的气流所占比例较高,为65.6%;PM2.5的PSCF和CWT的高值主要集中在南昌本地和邻近的浙江省及福建省北部地区,但周边的河南南部、江苏中部也是南昌市PM2.5的潜在来源地.
引用
收藏
页码:854 / 8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昆明市大气PM_(10)和PM_(2.5)比值特征及来源研究.[D].盛涛.昆明理工大学.2014, 01
[2]   基于WRF-Chem模式的华东区域PM预报及偏差原因 [J].
周广强 ;
谢英 ;
吴剑斌 ;
余钟奇 ;
常炉予 ;
高伟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6, (08) :2251-2259
[3]   2013年北京市细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
程念亮 ;
李云婷 ;
张大伟 ;
孙瑞雯 ;
董欣 ;
程兵芬 ;
李红霞 .
环境工程, 2015, 33 (10) :43-46
[4]   重庆市冬季PM及气态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与来源 [J].
梁丹 ;
王彬 ;
王云琦 ;
张会兰 ;
李昂 ;
张婉晴 ;
张璇 .
环境科学研究, 2015, 28 (07) :1039-1046
[5]   2013年北京市PM2.5的时空分布 [J].
王占山 ;
李云婷 ;
陈添 ;
张大伟 ;
孙峰 ;
潘丽波 .
地理学报, 2015, 70 (01) :110-120
[6]   天津PM10和NO2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区研究 [J].
王郭臣 ;
王珏 ;
信玉洁 ;
陈莉 .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 (12) :3009-3016
[7]   珠三角区域PM2.5时空变异特征 [J].
徐伟嘉 ;
何芳芳 ;
李红霞 ;
钟流举 .
环境科学研究, 2014, 27 (09) :951-957
[8]   黑龙江海伦农业区冬春PM和气态污染物污染特征 [J].
周勤迁 ;
潘月鹏 ;
王剑 ;
刘子锐 ;
吉东生 ;
陈卫卫 ;
王跃思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4, (04) :844-851
[9]   黄山顶夏季气溶胶数浓度特征及其输送潜在源区 [J].
王爱平 ;
朱彬 ;
银燕 ;
金莲姬 ;
张磊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4, (04) :852-861
[10]   天津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与来源构成变化 [J].
肖致美 ;
毕晓辉 ;
冯银厂 ;
朱坦 ;
徐虹 ;
孙韧 ;
张文具 .
环境科学研究, 2014, 27 (03) :24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