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传统社会的慈善文化

被引:11
作者
韩帅 [1 ]
靳力 [2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2] 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慈善事业; 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7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4 ;
摘要
我国传统社会的慈善文化源远流长,大致经过了4个演进发展阶段。即先秦秦汉时期的滥觞期,魏晋南北朝佛教慈善文化的融入期,隋唐宋元的成熟期,明清向现代意义上慈善文化过渡的转型期。慈善文化思想基础的复杂化,慈善主体的官本化,慈善活动参与者身份的多样化,是我国传统社会慈善文化的3个基本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民间慈善: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有效途径——立足于宋朝的考察 [J].
张文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19-123
[2]   清代江南地区的育婴事业圈 [J].
王卫平 .
清史研究, 2000, (01) :75-85+125
[3]   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 [J].
王卫平 .
江苏社会科学, 1999, (02) :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