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罗布泊地区近160年来红柳沙包沉积纹层δ13C与气候重建

被引:4
作者
赵元杰 [1 ]
王晓毅 [1 ]
夏训诚 [2 ]
李雪峰 [1 ]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红柳沙包; 613C; 气候变化; 罗布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红柳沙包具有准确的计年和很强的环境信息储存功能,可以用来恢复数百年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发现,罗布泊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红柳落叶δ13C序列高频变化受多个气候要素的综合影响,重建的罗布泊地区1839年以来的年平均气温、8~10月空气平均相对湿度及4~5月平均风速,较好地反映了该地区168年来的气候变化。对红柳落叶δ13C高频变化序列的功率谱分析发现,δ13C序列含有显著的42.0a,10.5a,8.4a,4.0a,3.7a和2.9a等准变化周期,其中,准10.5a周期与太阳黑子约11.0a的活动周期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近200年以来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反映的植被和气候变化
    王筠
    赵元杰
    [J].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3) : 609 - 619
  • [2] 新疆罗布泊地区32.0~9.1 kaB.P.期间的孢粉记录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演化
    杨东
    罗超
    彭子成
    张兆峰
    刘卫国
    张彭熹
    [J].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4) : 755 - 766
  • [3] 塔里木河的变迁与罗布泊的演化
    樊自立
    艾里西尔·库尔班
    徐海量
    张青青
    阿不都米吉提
    [J].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2) : 232 - 240
  • [4] 黄土高原中部7~2Ma期间古植被变化的分子化石证据——以赵家川剖面为例
    刘卫国
    张普
    孙有斌
    黄永松
    郭正堂
    安芷生
    [J]. 第四纪研究, 2008, (05) : 806 - 811
  • [5] 树轮记录的陕西中-北部地区1826年以来4~9月温度变化
    蔡秋芳
    刘禹
    宋慧明
    孙军艳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8) : 971 - 977
  • [6] 新疆罗北洼地湖相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的变化序列及其古环境意义
    罗超
    刘卫国
    彭子成
    杨东
    贺剑峰
    刘桂建
    张彭熹
    [J]. 第四纪研究, 2008, (04) : 621 - 628
  • [7] 罗布泊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王富葆
    马春梅
    夏训诚
    曹琼英
    朱青
    [J].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 150 - 153
  • [8] 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纹层沙粒度特征与环境指示意义
    赵元杰
    夏训诚
    王富葆
    曹琼英
    高伟明
    魏立涛
    [J]. 干旱区地理, 2007, (06) : 791 - 796
  • [9] Climatic significance of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tree-ring cellulose:Comparison of Chinese hemlock (Tsuga chinensis Pritz) and alpine pine (Pinus densata Mast) in a temperate-moist region of China
    LIU XiaoHong1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3 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J]. 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 2007, (07) : 1076 - 1085
  • [10] 稳定性碳同位素在揭示环境变化中的应用
    刘海燕
    李吉跃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6) : 217 -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