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改造方式对大兴安岭3种类型低质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宋启亮
董希斌
李芝茹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
关键词
改造方式; 大兴安岭; 低质林; 生物多样性;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12.04.027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大兴安岭林区,通过带状改造和块状改造方式分别对阔叶低质林、柞树低质林和白桦低质林进行改造,分析不同改造方式对3种不同类型低质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阔叶低质林经带状和块状改造后,各试验区中生物多样性较高的是S3>G4>S2>G3>G5;柞树低质林经改造后,各试验区中生物多样性较高的是S3>S2>G5>G4>S4;白桦低质林经带状和块状改造后,各试验区中生物多样性较高的是G4>S3>G3>G5>G6;综合3个试验区生物多样性恢复效果,带状改造试验区生物多样性高于块状改造试验区;带状试验区以10、14 m带宽进行改造,块状试验区以225~625 m2进行改造,试验区生物多样性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小兴安岭低质林择伐生态改造模式 [J].
张泱 ;
董希斌 ;
郭辉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8 (12) :7-9
[2]   小兴安岭低质林采伐改造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分析 [J].
刘美爽 ;
董希斌 ;
郭辉 ;
蒙宽宏 ;
范煜婷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8 (10) :36-40
[3]   低效林改造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J].
王会利 ;
唐玉贵 ;
韦娇媚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 (05) :72-78+85
[4]   小兴安岭低质林采伐改造后枯落物持水特性变化分析 [J].
郭辉 ;
董希斌 ;
蒙宽宏 ;
范煜婷 .
林业科学, 2010, 46 (06) :146-153
[5]   红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J].
刘彤 ;
胡丹 ;
魏晓雪 ;
黎明 ;
王恒 ;
周志强 ;
严善春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8 (05) :28-29+53
[6]   采伐强度对小兴安岭低质林分土壤碳通量的影响 [J].
郭辉 ;
董希斌 ;
姜帆 .
林业科学, 2010, 46 (02) :110-115
[7]   小兴安岭林区低质林改造效果评价 [J].
张泱 ;
宋启亮 ;
董希斌 ;
蒙宽宏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 (12) :35-36+55
[8]   丘岗山地毛竹低效林改造技术及效果 [J].
徐清乾 ;
陈明皋 ;
艾文胜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 (06) :179-183
[9]   小兴安岭林区低质林类型的界定与评价 [J].
张泱 ;
姜中珠 ;
董希斌 ;
蒙宽宏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 (11) :99-102
[10]   长江上游低效林改造成效探讨 [J].
龙长燮 .
中国林业, 2009, (22) :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