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31
作者
李振宏
王欣
杨遂正
郑聪斌
机构
[1] 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古地貌; 同沉积期; 裸露风化壳期; 埋藏期; 岩溶储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储层演化经历了多期次的叠加。根据古岩溶的演化期次,分别编制了奥陶系地层厚度图、前石炭纪岩溶古地貌图及奥陶系顶面构造图。结合岩溶发育机理,系统分析了各个阶段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而综合预测了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为奥陶系的油气勘探指出了有利方向。同沉积期,鄂尔多斯盆地存在伊盟古隆起、中央古隆起和韩城古隆起,这3个隆起带共同控制着岩溶储层的发育,隆起的鞍部、斜坡带以及坳陷中的微隆起带是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区;裸露风化壳期,古岩溶地貌和古沟槽的展布是岩溶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古岩溶坡地为岩溶作用的进一步发生创造了条件;埋藏期,奥陶系顶面起伏形态始终处于中部高、东西低,中部隆起与东部坳陷之间存在一陡坡带,中部隆起带为压释水运聚的有利方向,而陡坡带为压释水的强烈转换区,这一特征决定了岩溶储层的最终分布。因而,同沉积期隆起斜坡带、裸露风化壳期岩溶坡地以及埋藏期陡坡带的叠加位置将是岩溶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299 / 3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古岩溶盆地岩溶作用模式及古地貌精细刻画——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例 [J].
拜文华 ;
吕锡敏 ;
李小军 ;
魏伟 .
现代地质, 2002, (03) :292-298
[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华北海和祁连海演变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J].
付金华 ;
郑聪斌 .
古地理学报, 2001, (04) :25-34
[3]   长庆气田奥陶系古沟槽展布及其对气藏的控制 [J].
何自新 ;
郑聪斌 ;
陈安宁 ;
王飞雁 .
石油学报, 2001, (04) :35-38+6
[4]   压释水岩溶与天然气的运聚成藏 [J].
章贵松 ;
郑聪斌 .
中国岩溶, 2000, (03) :3-9
[5]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古风化壳储集层的分形及灰色系统评价 [J].
马振芳 ;
于忠平 ;
周树勋 ;
潘令红 ;
夏日元 ;
唐建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1) :55-57+15
[6]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加里东期后构造演化及其与古生界天然气的关系 [J].
李江涛 .
现代地质, 1997, (04) :81-85+87-88
[7]   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发育特征 [J].
郑聪斌,冀小林,贾疏源 .
中国岩溶, 1995, (03) :280-288
[8]   鄂尔多斯地块油区构造演化特征 [J].
郭忠铭 ;
张军 ;
于忠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2) :22-29+120
[9]  
贺兰拗拉槽盆地充填演化分析[M]. 地质出版社 , 林畅松等著, 1995
[10]  
秦岭显生宙古海盆沉积和演化史[M]. 地质出版社 , 李晋僧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