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商制度、双边价差与市场稳定性——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行为的研究

被引:21
作者
马永波 [1 ]
郭牧炫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2]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
关键词
做市商制度; 买卖价差; 银行间债券市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梳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发展历程及其与市场流动性关系的基础上,以一段包含牛、熊市的完整市场周期为样本,考察了双边价差的影响因素,并对不同行情下做市商报价行为及稳定市场的效果作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做市商提供的市场流动性整体不足,而做市商的表现明显好于尝试做市商;从做市商稳定市场的效果看,只有五大行发挥了一定作用。原因在于,市场没有分层、做市商缺乏激励使得做市业务无法盈利,仅做市商考核排名(提高声誉)能对国有大行带来一定激励,因此越是以盈利为考核目标的机构做市的意愿越低。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6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制效率研究 [J].
吴蕾 ;
周爱民 ;
杨晓东 .
管理科学, 2011, 24 (02) :113-120
[2]   基于结构突变理论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长期趋势分析 [J].
时文朝 ;
张强 .
世界经济, 2009, 32 (01) :78-87
[3]   透明度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变化趋势的影响 [J].
时文朝 ;
张强 .
金融研究, 2008, (12) :75-86
[4]   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价格发现实证研究 [J].
郭泓 ;
杨之曙 .
金融研究, 2007, (12) :142-153
[5]   做市商、流动性与买卖价差: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分析 [J].
张瀛 .
世界经济, 2007, (10) :86-95
[6]   交易所债券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波动性比较研究 [J].
袁东 .
世界经济, 2004, (05) :63-68+80
[7]   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分析 [J].
李新 .
金融研究, 2001, (03) :116-121
[8]  
国债流动性的理论与实践[J]. 吕宇,宋永明.改革. 2004 (01)
[9]  
Corporate Bond Trading Costs: A Peek Behind the Curtain[J] . PaulSchultz.The Journal of Finance . 2002 (2)
[10]  
Market Liquidity: Research Findings and Selected Policy Implications. BIS. Basel, Switzerland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