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市域社会治理: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
被引:64
作者:
陈成文
[1
]
张江龙
[2
]
陈宇舟
[3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新时代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2]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与管理学院
[3]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
构成要素;
本质属性;
社会学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30301 ;
摘要:
立足社会学的视角,科学认识"市域社会治理"的理论蕴含,是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来看,市域社会治理是指在设区的城市区域范围内社会治理主体(党委、政府、群团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公民)在形成合作性关系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社会控制手段(党建、法律、道德、心理、科技、民规民约)化解市域社会矛盾、解决市域社会问题,以达到促进市域社会和谐稳定目的的一种枢纽性基层社会治理。这种认识,既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正确把握市域社会治理与城市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又有助于我们科学确定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论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6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