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

被引:64
作者
陈成文 [1 ]
张江龙 [2 ]
陈宇舟 [3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新时代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2]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与管理学院
[3]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 构成要素; 本质属性; 社会学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30301 ;
摘要
立足社会学的视角,科学认识"市域社会治理"的理论蕴含,是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来看,市域社会治理是指在设区的城市区域范围内社会治理主体(党委、政府、群团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公民)在形成合作性关系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社会控制手段(党建、法律、道德、心理、科技、民规民约)化解市域社会矛盾、解决市域社会问题,以达到促进市域社会和谐稳定目的的一种枢纽性基层社会治理。这种认识,既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正确把握市域社会治理与城市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又有助于我们科学确定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论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理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着力点 [J].
姜方炳 .
杭州(周刊), 2019, (19) :36-37
[2]   论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从制度到行动 [J].
张康之 .
探索, 2019, (03) :113-121
[3]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以绍兴市为例 [J].
戴大新 ;
魏建慧 .
江南论坛, 2019, (05) :10-12
[4]   城市社会治理的三维理论认知:底色、特色与亮色 [J].
姜晓萍 ;
董家鸣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5) :60-66
[5]   大数据背景下社会治理现代化:解读、困境与路径 [J].
王振兴 ;
韩伊静 ;
李云新 .
电子政务, 2019, (04) :84-92
[6]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矛盾治理的系统性创新及经验启示 [J].
谢海军 ;
谢启华 .
理论探讨, 2019, (02) :12-17
[7]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治理理念创新 [J].
宁德鹏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4) :151-153
[8]   论现代政府治理能力与智能社会的相适性——社会治理智能化视角 [J].
杨述明 .
理论月刊, 2019, (03) :79-85
[9]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内涵的四重向度 [J].
梁宇 .
东南学术, 2019, (02) :9-16
[10]   现代社会治理需要警惕社会组织发展的丛林化 [J].
韩升 ;
高健 .
东南学术, 2019, (01)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