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以来山东省主推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演变

被引:23
作者
彭芹 [1 ,2 ]
戴双 [2 ]
郭骞欢 [1 ,2 ]
程敦公 [2 ]
李豪圣 [2 ]
刘爱峰 [2 ]
刘建军 [2 ]
赵世杰 [1 ]
宋健民 [2 ]
机构
[1]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普通小麦; 主推小麦品种;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品种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24对SSR引物对62个山东省1950年以来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4对引物均有较好的多态性,共扩增到100个等位变异片段(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获得4.167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平均为0.527,变幅0.200~0.723,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0.225~0.761,平均0.582。三个基因组的位点多态性存在明显差异,平均等位变异丰富度D>B>A,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性信息指数B、D基因组接近,并明显高于A基因组。山东省小麦品种平均遗传丰富度、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平均遗传距离均以50年代较高(分别为3.042,0.531和0.596),然后缓慢下降,1980年代回升到顶峰(分别为3.250,0.560和0.616),然后迅速下降。62个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80~0.940,平均为0.723。按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在遗传相似系数0.719处将不同品种聚类成7类,基本与山东省不同时期育种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一致,说明山东省近60年来小麦育种与全国一样,围绕骨干亲本展开。由于特有种质资源的创造和应用,山东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高于全国和其他麦区,尤其是1980年代,但之后迅速下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张玲丽 ;
孙道杰 ;
冯毅 ;
王辉 ;
宋喜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07) :85-90+97
[2]   小麦区试品系DUS测试的分子标记 [J].
王立新 ;
常利芳 ;
李宏博 ;
季伟 ;
刘丽华 ;
赵昌平 .
作物学报, 2010, 36 (07) :1114-1125
[3]   河北省花生地方品种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J].
崔顺立 ;
刘立峰 ;
陈焕英 ;
耿立格 ;
孟成生 ;
杨余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09) :3346-3353
[4]   应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国外种质对我国小麦品种的遗传贡献 [J].
李小军 ;
徐鑫 ;
刘伟华 ;
李秀全 ;
杨欣明 ;
李立会 .
作物学报, 2009, 35 (05) :778-785
[5]   基于SSR标记的小麦骨干亲本育种重要性研究 [J].
盖红梅 ;
王兰芬 ;
游光霞 ;
郝晨阳 ;
董玉琛 ;
张学勇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05) :1503-1511
[6]   黑龙江省春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J].
刘东军 ;
张宏纪 ;
刁艳玲 ;
孙岩 ;
郭强 ;
黄景华 ;
闫文义 ;
杨淑萍 ;
孙光祖 .
核农学报, 2008, (05) :557-562+556
[7]   利用SSR标记分析云南、西藏和新疆小麦的遗传多样性(英文) [J].
王海燕 ;
王秀娥 ;
陈佩度 ;
刘大钧 .
遗传学报, 2007, (07) :623-633
[8]   山东省不同年代小麦推广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J].
赵亮 ;
田纪春 .
分子植物育种, 2007, (03) :403-411
[9]   用微卫星标记评估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J].
应杰政 ;
施勇烽 ;
庄杰云 ;
薛庆中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4) :649-654
[10]   建国以来山东省小麦品种及其亲本的亲缘系数分析 [J].
王江春 ;
胡延吉 ;
余松烈 ;
王振林 ;
刘爱峰 ;
王洪刚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4) :664-672